现如今,外卖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但当知晓自己点的外卖可能是在半年前就已做好的速食餐包时,会产生何种感想呢?
近期,有媒体爆出,在各大外卖平台上,不少商家所售卖的并非现做的菜品,而是通过网络购买的速食菜肴包。
这些商家通常只需通过微波炉或热水简单加热,就能将速食菜肴包变成一份份外卖送到消费者手中。
业内人士揭秘:一锅米饭撑起一家店的秘密
据知情人士透露给中新网记者,有家小店每月售出约3000份外卖,员工却只有寥寥数人。这其中便隐藏了他们并不亲自烹饪的秘密。
每天的工作流程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蒸制大量米饭和蔬菜,再与预先加热的速食菜肴搭配。这样,一份份外卖就能迅速完成配送。
而这些速食菜肴主要来自电商平台,与消费者想象中的“现炒”大相径庭。
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家常菜半成品”,可以看到蚝油牛柳、糖醋排骨等半成品料理包一应俱全。这些产品的保质期多达一年。
消费者不禁疑惑,有的产品生产日期已过去数月之久,这些菜品何时到了自己手中早已成谜。
利润背后的真相:高达300%的利润率
为何商家会选择这种产品作为外卖的主力?
一位外卖商家的坦言道出了其中缘由。他表示,菜肴包的制作流程简单,对店内设施和人员技术要求不高。这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像盖浇饭、卤肉饭等类型的外卖,多数是网上购买的菜肴包。而他的店中,仅有木桶饭是现炒的。
使用菜肴包制作餐品不仅省时省力,且在提高工作效率的也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以淘宝上的“盖浇饭方便速成快餐料理包”为例,其售价与同重量产品相比颇具竞争力。在售卖的许多菜肴中,它们的售价低廉得几乎不需要计算包装费和运营成本。
而与外卖的销售价格相比,商家所获得的毛利竟然能高达300%。
平台立场:规范管理下的行业常态
面对商家使用复热速食餐包的行为,各大外卖平台如何回应?
美团外卖表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没有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对预包装冷藏冷冻膳食进行复热的规定。只要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他们允许商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生产、售卖。
饿了么方面表示:他们的做法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而在外卖出现之前就有这种模式存在。
滴滴外卖则表示会积极查验餐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他们将按照要求公开餐品的原材料信息。
商家心声:复热食品犹如航空便餐
部分商家以航空便餐为例为自己辩解:“我们提供的复热食品就像飞机上的餐品一样。”
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是行业常态。对于航空便餐来说,其标准与外卖菜肴包存在显著差异。
公众意见不一:接受与否成争议焦点
消费者对此看法不一。有消费者坦言:“我完全不能接受,点外卖就是为了吃现做的。”
然而也有消费者表示理解:“只要不影响口感和营养就行。”他们认为即使在外卖店就餐也可能吃到复热食品。
甚至有网友调侃道:“这不就是另一种方便面吗?还挺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