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工程的宏伟建设背后,我们也必须兼顾水生生物的生存与繁衍。如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县贝江河段的落久水利枢纽工程,尽管修建大坝看似会对鱼类的洄游产生障碍,但该工程却巧妙地构建了过鱼通道,以保障水生生物的生存权益。
据广西落久水利枢纽管理中心魏家明介绍,此项工程创新性地加入了鱼道设施,不仅确保了水利工程的有效运行,也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该鱼道自投入使用以来,每日都有大量鱼类通过这一特殊通道成功洄游至上游产卵繁衍。此举在柳州市辖区水利工程中尚属首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广西落久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融水苗族县境内的贝江河下游,是柳江防洪控制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综合利用工程不仅以防洪为主,还兼顾灌溉、城镇供水、发电和航运等多重功能。该工程于2020年蓄水并投入使用,其旁建设的鱼道长达千米以上,垂直落差约30米,为洄游鱼类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在近日的一次检查中,区人执法检查组成员及环保世纪行采访媒体记者对广西落久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通过建设鱼道等生态保护措施,企业不仅履行了法定职责,还为水利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国环境保》修订后明确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合理化,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生态安全。《国湿地保》也指出,在重要水生生物的活动区域如产卵场、索饵场等应实施保护措施。这两个法律条款的实施为落久水利枢纽工程的鱼道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综合以上各项措施,广西落久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有效发挥了其防洪等综合功能,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样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