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兴佳/文 记者王访贤/图、视频
【金城街农贸市场风起】
风正劲吹,生鲜市场崭露头角。自2016年起,郑州市大力推进农贸市场的新建与改建工程,尤其对于占据生鲜流通半壁江山的农贸市场,更是推向了风口。从先前的89家增至如今的148家,市场缺口逐渐被填补,而智慧化则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与高标准。
智慧化并非简单的空调、新风系统所能涵盖。那么,何为农贸市场智慧化呢?河南商报联合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为您深入解读。
【农贸市场的华丽转身】
“曾经的冬冷夏热已成为历史,如今的金城街农贸市场成了网红打卡地。”这是11月以来附近居民对金城街农贸市场改造后的赞誉。金城街农贸市场,经过改造后,其颜值与实用性的双重提升令人眼前一亮。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郑州的首家建主题标准化农贸市场“市投集市丹枫路店”,以及新开业的金马智慧农贸市场。
如杨女士这样的经营者也见证了市场的蜕变。市场升级后,虽然初期顾客有所疑虑,但通过降低10%的利润,菜价反而更加亲民。而贾先生夫妇则因市场的空调系统而感到惊喜,夏天不再汗流浃背。这些变化不仅仅是硬件和环境的优化,其背后更蕴含了智慧化的力量。
【智慧化农贸市场的奥秘】
新型的标准化农贸市场,外观的靓丽只是“面子”,而智慧化则是其“里子”。在金城街菜市场、市投集市等地方,所有的智慧化都可以归结到一张大屏和一台秤上。这张大屏不仅显示当日营业额、客流量、订单数等实时数据,还为市场方、经营户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对入场顾客进行智能体温监测。
对于商户而言,大数据系统为其提供了第二天采购的决策依据,改变了传统的凭直觉和经验的采购方式。大屏上的红黑榜及商户订单量实时排名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采购参考。而可溯源系统的应用,则确保了食品的源头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溯源系统不仅是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工具,更是商户与上游供货商之间的供应链联动关键。每个商户手机里的溯本通软件,依托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记录食品的流通信息和交易结算信息。一旦出现食品问题,管理者和商户能够迅速通过溯源系统找到供货源头,确保食品的安全。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
回望过去,郑州的农贸市场曾面临诸多挑战,如财政投入不足、管理方改造动力不足、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等。从2016年开始,郑州启动了公益性标准化农贸市场的新建与改建工作,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从当年的89家发展到如今的148家,虽然仍有缺口,但郑州农贸市场已从追赶者转变为引领者。
更为重要的是,郑州农贸市场的智慧化已成为一大特色。越来越多的市场开始配备全面的网络覆盖、监控系统、电子支付、信息数据公开等设施,实现市场的智能化管理。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也表示,将进一步探索智慧市场的建管新模式,实现市场的动态监管,最终目标是打造“数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