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而“网约导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服务方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不想挤大巴、不走马观花、避免强制消费,通过手机预定当地导游,直接与导游沟通,满足个性化需求,这样的便捷服务方式让许多游客眼前一亮。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某旅游服务平台的订单量更是达到了平时的5倍,显示出“网约导游”的火爆程度。
尽管市场需求火爆,“网约导游”在河南却并未获得推广许可,涉嫌违规操作。那么,这一新兴的旅游服务方式究竟有哪些利弊呢?河南商报记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访。
【现象】
网上预定,一日三百五十元即可享受“私人导游”服务。以阿霞为例,她所在的导游团队通过手机接单,为游客提供包车、徒步向导、民宿代订、门票代订等多项业务。根据游客需求,他们提供专业的导游讲解服务,没有其他额外收费。这样的服务方式,让游客在旅行中享受到了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
【数据】
据数据显示,全球近百个的导游都可以预定,“网约导游”的预定人群主要是70后、80后和90后。在河南地区,注册向导有五十余人,其中八成以上的订单来自郑州和洛阳。国庆期间,河南省的“网约导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5倍。
【优势展现】
对于游客而言,“网约导游”就像是旅游界的“滴滴”,更加便捷、灵活。游客可以随时与导游沟通,满足一家老小的个性化需求。像阿霞这样的导游,会根据游客的家庭构成、出行偏好等综合因素来制定旅游方案,赢得了游客的高度认可。
【法规疑惑】
在河南,“网约导游”却是违规的。旅游局虽然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了线上导游自由执业试点,但河南并不在试点省份之列。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河南并没有收到线上导游自由执业试点的相关文件,所有在平台上注册的导游都应当有旅行社的委派合同,私自带团是不合规定的。
【探讨与展望】
“网约导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服务方式,其便利性和规范性如何兼顾?使用过此服务的网友认为其透明方便,没有隐性和强制消费。但也有网友认为自助游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旅游服务平台认为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加强监管。而传统旅行社则表示在观望中等待的进一步放开。
对于“网约导游”的风险,专家建议提高注册门槛,并建立一套监督和管理体系,以规避财务风险、功能风险等。同时也提出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一打死,任何一个行业都免不了有风险,关键是要如何合理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