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与国庆节:白酒市场之与动向
随着中秋与国庆两大节日的临近,白酒消费进入了下半年的旺季。特别是后的市场恢复阶段,白酒厂商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吸引消费者,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市场观察期间,新京报记者发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理性。特别是在高端白酒市场,面对繁多的促销活动,消费者目标明确,消费意愿更加坚定。“酱酒热”的潮流也在消费者中掀起波澜,未来可能成为日常饮酒的新选择。
优惠措施异彩纷呈
在双节前夕,各类酒水促销活动在商超渠道盛行,而烟酒店则显得较为低调。在丰台区某烟酒店,记者探访得知店家并没有开展大规模的促销活动,但其坦言因进货价格相对较低而仅依靠差价获取微利。
相对而言,商超的优惠活动更为丰富多样。牛栏山系列产品在中低档市场成为了焦点。记者在多家超市中发现其产品摆放在显眼位置,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而对于高端和次高端产品来说,其优惠活动虽相对隐秘却也同样诱人。
五粮液和国窖1573等知名品牌虽未大力推广优惠信息,但在单瓶销售及“满减”活动上的折扣颇具吸引力。与此一些超市也推出如“满就送”等其他形式的促销活动。
茅台的营销策略转变
对于一贯以高冷形象示人的贵州茅台来说,近期也有了一系列促销动作。例如,某大型超市的飞天茅台推出了购买一箱即可立减1200元的优惠。这一情况并不罕见,市场上流传着茅台加大市场投放的消息。
消费趋向理性且尝试创新
在终端市场,中低端白酒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尽管高端白酒也有优惠活动,但消费者的购买量较为有限。如今的消费者不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固定品牌选择。尤其是受到“酱酒热”影响,许多消费者开始尝试不同的酱香型白酒产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消费者更加明确自己的购买目标。同时他们也开始愿意尝试新的产品或品牌。其中一些选择礼品的消费者也会偏向于知名度高、品牌大的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酱酒热”不仅仅体现在商超的吆喝声中,更重要的是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正在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影响浓香型与清香型白酒的市场格局。
无论是厂商的营销策略还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在随市场变化而调整和进化。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各大品牌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新京报 图片薛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