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电商江湖的激烈角逐中,拼多多与淘特的命运交错引人注目。在2月26日这一关键时刻,关于“淘特商家和商品即将迁回淘宝,淘特或将淡出阿里舞台”的传闻在业界流传。对此,淘天集团迅速作出回应,强调淘特将继续发展。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阿里的战略调整和回归淘宝的低价策略,淘特的存在感似乎正在减弱。
从快速扩张到面临挑战,淘特的起伏成为了阿里竞争中的缩影。与此蔡崇信对外界表示“阿里回来了”,但阿里的业务和资本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
回溯至2020年3月,淘宝特价版首次亮相阿里的季度财报发布会。张勇时代下的淘宝特价版被寄予厚望,旨在服务低价市场,成为“更简洁的完全性价比平台”。此后,它以迅猛之势开始了独立运营之路,并与拼多多展开激烈的竞争。
淘特在资源丰富的背景下起步,早期主打M2C模式,整合了包括1688在内的工厂和产业带资源。在阿里的支持下,其活跃用户数迅速突破1亿。2021年改名为淘特后,其商家主要由淘工厂和平台入驻商家构成。
淘特的使命是挑战拼多多,甚至被戏称为“拼多多二世”。其通过官方补贴、买贵必赔等服务迅速扩大市场,并在生鲜业务上与拼多多暗中较劲。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高昂的资金投入。阿里的财报显示,其对淘宝特价版的投资产生了较大的亏损。
在业务显现颓势之前,淘高层经历了一轮轮换。据了解,去年淘特一把手调任淘宝,而新的接任者在不久后也进行了团队的调整。这无疑给淘特的未来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在同一天传出淘特消息的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在采访中表示,阿里已重回顶级市场参与者的轨道。尽管如此,阿里仍需面对竞争压力和业务挑战。
阿里的“回归”或许意味着一些艰难的决策和调整。2月初有消息称阿里考虑出售银泰商业等百货和购物中心运营商。而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中,阿里高管团队也回应了关于非核心业务的调整,表示将聚焦核心业务,完成退出一些传统实体零售业务的合理化举措。
在过去的几年里,非主要业务虽然为阿里的业务生态带来了完整性并产生了协同效应,但并未给公司市值或盈利带来明显增长。如今随着阿里面临的财务压力和外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轻装上阵”或许成为阿里的必然选择。
自去年3月阿里进行架构以来,其不断调整管理结构并积极换血管理层以应对市场变化。这家最大的电商巨头仍在寻找调整方向以应对市场流量红利枯竭和消费理性化的趋势。
与此竞争对手如拼多多和抖音的快速崛起也给阿里带来了巨大压力。拼多多的市值已超越阿里而抖音的电商业务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近三年来阿里的市值也大幅缩水而抖音的商城GMV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77%。
为了挽回投资者信心蔡崇信家族和其他投资者在近期也进行了阿里的股票增持。在未来阿里将专注于业绩并寻求在电子商务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同时面对来自其他平台的竞争挑战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商分析师鲁振旺指出阿里和京东的业务发展将进入一个阵痛期守住根本阵地将变得尤为重要。
“以阿里为例过去三年抖音已抢占了阿里服装类目市场份额而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也对京东的3C产生了影响因此平台需以补贴等方式满足用户的低价需求巩固优势类目。”鲁振旺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