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行业的翘楚,上海芯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导科技),正积极筹备冲刺科创板。此消息源于公开资料,显示其上市申请在今年4月9日被受理。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欧新华,独揽公司100%的股份。
回顾芯导科技的前身,芯导有限在2009年11月由自然人孔凡伟和吕家祥创立,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二人分别持有65%和35%的股份。令人瞩目的是,这两位创始股东并非公司的真正掌舵者。实际上,欧新华作为自然人,是公司的实控人。据招股书(申报稿)揭示,吕家祥实际上是代欧新华持有股份,这是由于欧新华在创业初期为避免失败影响未来职业发展而采取的策略。
随后在2011年,吕家祥与欧新华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35%股权全部转让给了欧新华。另一位创始股东孔凡伟,后来退出了芯导科技。对于孔凡伟的退出原因及过程,芯导科技在回复中提到,孔凡伟在公司前身芯导有限时期仅为财务投资人,后因公司发展及个人规划而选择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孔凡伟是另一家拟上市公司——山东晶导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导微)的实际控制人。关于他向欧新华及莘导企管(欧新华全资控股的公司)转让股权的价格与过程,晶导微的招股书(申报稿)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记录。
芯导科技,作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业务涵盖功率半导体的研发与销售。公司产品广泛用于消费类电子、网络通讯、安防、工业等领域,并拥有如小米、TCL、传音等品牌客户以及华勤、闻泰、龙旗等ODM客户。
从财务数据看,尽管2019年的营收略低于2018年,但近三年芯导科技的净利润仍达到1.72。尽管公司净资产仅为1.43,但近三年连续的大额分红却使得大部分资金流入了欧新华的腰包。
根据招股书(申报稿)的披露,即使在公司增资及全资控股的莘导企管的影响下,欧新华持有的芯导科技股份比例仍保持在91%以上。这表明,公司的大额分红主要惠及了欧新华。
对于大额分红的做法,芯导科技回应称这是基于回报股东和分享公司价值的考虑。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制定利润分配,确保分配方案符合公司章程及规定。
在功率半导体行业快速产品升级换代的背景下,芯导科技在保持高分红的也不忘技术创新。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率虽有所下降,但在同行业中仍保持较高水平。公司表示将继续围绕客户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功率器件和功率IC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
上海芯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卓越的业绩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正积极准备科创板的冲刺。其大额分红、技术创新及实控人的故事将继续吸引市场的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