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五小”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这一概念在企业运营中普遍存在,涵盖着企业各个领域、各个岗位和各种职责的潜在提升空间。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汇聚成企业整体的大进步。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五小”的前世今生。
“五小”的起源与演变
时间线:1983年至今
自1983年起,共青团联合经委和全国总工会,在全国工业战线的青年职工中开展了以“五小”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杯竞赛活动。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促进了智力开发和人才成长。
“五小”的核心目的
降低能耗与全员素质提升
“五小”活动在不同行业、企业中,均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其主要目的包括:
1. 推动经济:通过集思广益,为企业计划、供销、分配、人事等经营管理提出新建议。
2. 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围绕新产品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和工艺的革新和设计。
3. 技术改造与安全生产:改进设备、工具和仪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障安全生产。
4. 资源能耗与节约:提出减少能耗、有效利用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5. 员工能力提升:通过培训和技能竞赛,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综合能力。
“五小”具体解释
从小处着手,成就大变革
1. 小发明: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首创性的产品或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或创造有利条件。
2. 小创造:对现有设备或用具进行的小型改造,以提高工作效率或实现废旧利用。
3. 小革新:使工艺进步或技术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的成果,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管理水平提升。
4. 小设计:涉及外形、构造、产品和工艺设计等,旨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并提高生产和安全水平。
5. 小建议:员工对企业管理或生产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管理和经营效率。
“五小”案例分享
一线员工的创新实践
案例一:物料转运方法改善
分享:之前人工搬运铜排易造成表面损伤和质次。一线员工通过设计制作转运平板车,有效改善了这一现象并减少人力成本。
案例二:车间班组区域改善案例
- 自主设计制作工装架:根据工装特性分类摆放并标识,强化管理并减少寻找时间。
- 自主设计制作设备挡板:避免铁屑,改善现场5S环境并减少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