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暖心八个字_理发吉祥话

2025-01-1908:49:33经营策略1

“老伴,我出门了,今晚不用等我的晚饭。”在1月17日清晨7点,荣成市二十八中的退休教师刘洪斌,虽已年满80岁,却依然怀揣着一份约定,匆匆出门。

自2013年起,每月一次的义务理发活动,已成为刘洪斌与荣成好运角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间的默契之约。六年时光,累计为200多位老人提供了14400次义务剪发服务。老人们再也不用为理发而烦恼。

刘洪斌选择在农历的重要日子赴约,如二月二、端午节、重阳节等,这不仅便于老人记忆,更像是对他们的一份节日祝福。

他说:“传统说,过年不论贫富,‘推头’是必不可少的仪式。现在到了小年,我得确保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到我的服务。”他检查着理发的“装备”,两把推子、虽简陋但有效的自制刷子,以及足够的机油。

从家到福利中心约10里地,刘洪斌骑着电动车仅需15分钟。他选择在大家吃早餐时到达食堂,这样老人们便能一眼认出他,知道“刘老师又来为大家理发了”。

早晨7点半,刘洪斌已准备好等待“顾客”的到来。很快,大厅里便排起了长队。他热情地询问第一位老人:“还是老样子吗?”

刘洪斌曾是一位物理教师,但他的理发技术同样精湛。上世纪60年代起,他的理发手艺便被同事们赞誉。他自幼家境贫寒,但从未走进理发店,总是自己打理头发。

谈及为何坚持义务理发,刘洪斌动情地说:“我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我愿以微薄之力回报社会对我的厚爱。”他教书育人38年,退休后依然在社区做好事。

尽管已80岁高龄,刘洪斌的剪发技术却娴熟稳定。他能为男士快速完成造型,女士的发型也能在10分钟内完美呈现。每次理完发,老人们都会感激地说:“谢谢你,刘老师。”

老人们与刘洪斌交心交流。有的老人关心他的个人形象:“刘老师,你的头发也需要整理一下。”有的则关心他的身体:“刘老师,你先休息一下喝口水吧。”……

为200多位老人理发需要整整4个小时,从早上忙到中午。但刘洪斌乐此不疲,甚至对在轮椅或病的老人提供服务。

如为腿脚不便的鞠维斌老人理发,刘洪斌时而单膝跪地,时而半蹲为其修剪。每次服务完满头大汗,却依然面带笑容。

在理发时,刘洪斌向老人们传递正能量:“老朋友们,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鲜为人知的是,这位80岁的老人曾动过三次大手术。他的遗憾仅在于因病住院那一次“失约”。

那天午饭时,刘洪斌为大家演唱了一首《不白活一回》。他那洪亮的歌声过后,再次许下承诺:“只要我还能走动,就会继续为大家理发!”这次,掌声更加热烈。

网友热议此事迹。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