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六元杂环口诀_五元杂环的结构及名称

2025-01-1911:16:22创业资讯1

想象一下,若能如同操作积木般轻易修饰复杂分子,更换其官能团该是多么便捷。在自然界中,分子的精确修饰虽不罕见,但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却颇具挑战。生物体内复杂的酶生化系统能够精准地安装或拆卸分子的特定基团,这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司空见惯。以酶在Zn离子辅助下将胞苷脱氨基转化为尿苷的过程为例(图1a),其精细的操作令人叹为观止。但当我们将视线转向化学实验室,这一过程便显得困难重重。

在现有的技术中,将C(sp2)-NH2转化为C(sp2)-Cl主要依靠经典的Sandmeyer反应(图1c)。尽管如此,底物范围的局限性、强氧化性和酸性条件下的官能团耐受性问题以及安全性问题等,都严重制约了其应用范围。科研人员并未止步于此。

如图5a所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脱氨氯化反应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克级规模上进行,同时保持高收率。这为底物64的修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不仅如此,脱氨卤化策略还可以拓展至其他卤素的应用中。例如,五元或六元环底物(65、67)在LiBr或MgBr2为溴源的条件下,可以顺利实现溴化(图5b)。

氟化反应也展现了类似的亲核试剂行为。虽然需要预先制备吡啶鎓盐(图5c),但在严格干燥的KF参与下,氟化反应仍能展现出一定的底物适用性(69-73)。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无法排除的情况下,反应虽会生成吡啶开环产物,但这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当亲核试剂如Cl或Br对吡啶的C2或C4位进行可逆进攻时,直至ipso位受到不可逆的攻击并最终导致吡啶和芳基氯的形成(图5d),这一过程不仅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奥秘,也展现了化学的无限可能。

总结

氨基杂环的脱氨卤化研究

Clément Ghiazza, Teresa Faber, Alejandro Gómez-Palomino, Josep Cornella

Nat. Chem.,2021年发表,DOI: 10.1038/s412-0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