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分析师解读玉米市场动态
据总署最新数据揭示,我国11月份进口玉米数量显著减少,仅为30万吨,同比减少了91.8%。而从1月至11月的累计进口量来看,玉米总进口量为1332万吨,相较往年同期下降了39.9%。值得注意的是,中储粮集团公司于2024年12月18日宣布停止进口玉米轮出销售,这反映出当前部分产区国产玉米价格已低于进口玉米价格,此举对市场行情的提振作用虽有限,但却是国产玉米竞争力增强的体现。
在东北产区,由于中储粮增储、存储条件及粮价未能达到市场预期,部分地区基层农户对于维持高价销售的意愿有所增强。前期的气候多变对粮食质量造成了影响,部分粮源未能达到国储收购的标准。尽管如此,市场上偏差的玉米仍难以被完全消化,持粮主体呈现出明显的集货趋势。
在华北产区,当前天气状况减缓了新粮水分的下降速度,这增加了偏差玉米的存储风险。由于持粮主体受到资金和仓容的压力,他们的出货情绪有所升高。与东北产区相似,贸易商的库存同比偏低,并且主要以随收随走的方式运营。尽管市场上存在少量优质的干粮库存,但整体而言,玉米市场的粮源流通较为宽松。
下游企业到货量持续保持高位,市场主体在控制收购节奏的价格也根据到货量灵活调整。在河北省衡水市、山西省怀仁市以及河北省承德市的贸易商提供了关于一等玉米的竞价采购和装车价格的具体信息。
当前,中大型饲料企业的库存充足,为维持利润,他们的备货积极性并不高。当前市场主要以择优少量补库为主,这对玉米价格的支撑力度相对较弱。加工企业的落价收购成为普遍趋势,而饲料及养殖企业对短期备货的积极性也不高。未来市场动态需持续关注持粮主体的售粮心态以及对增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