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的配置管理名词解释 配置管理的定义

2025-01-2005:26:13销售经验0

配置标识(即配置项识别)的基本步骤如下:

需确定需受控的配置项,这涉及在整个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内需进行控制的项目、部件、文档及数据等。随后,为每项配置指定唯一的标识号,以便于在整生命周期中对其进行追踪、记录、管理及控制。

接下来,需为每项配置项定义关键特征,这包括名称、版本、状态、所有者、负责人、描述、相关文档、所需工具及环境等信息。还需明确每项配置项的所有者及其责任,确保配置项得到适当的管理和控制,保持整生命周期中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还需确定配置项进入配置管理的时机和条件,这有助于确保配置项的生命周期管理从初期阶段就开始,并持续到其退役和废弃阶段。建立和控制基线也是关键步骤,基线代表特定时点或时期的配置项版本或状态,是进行配置管理的重要依据。

在配置管理过程中,还需维护文档和组件的修订与产品版本之间的关系,确保各种文档和组件的修订和版本控制与产品版本关系一致,从而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检索及恢复所需版本。

关于配置审计,它是对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配置项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过程,旨在确保这些配置项的设置符合预期和要求。配置审计主要有两种类型:

功能配置审计着重于检查配置项的一致性,包括确认配置项的需求和期望功能、检查配置项是否按预期进行配置及验证配置项的实际功能是否与预期一致。而物理配置审计则主要针对配置项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涉及确认硬件、设备及文件的物理存在。

在配置管理中,涉及多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例如:

配置管理员负责实施配置管理计划、维护配置库及进行配置报告等。配置审计员则负责审核变更请求、确认变更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审计记录。

配置工程师负责开发、测试、维护及实施配置项。项目经理需确定项目范围、制定计划和时间表并协调和管理团队。业务所有者则负责识别和定义配置项。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变更管理是确保项目目标实现和成功交付的关键环节。

变更管理流程包括提出变更请求、评估请求、分析请求、审批请求、制定计划、实施变更、验证变更及关闭请求等步骤。在实施变更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需注重及时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变更请求得到合理评估和分析。

总结来说,通过严格的配置管理以及有效的变更管理,可以确保信息系统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交付成果。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