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语:
为深入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我国在2023年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引导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地方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
一、方案实施背景
2023年,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行动方案》着重强调了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该方案要求各地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创新评价手段,尤其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庆市九龙坡区小学语文的实践探索
重庆市九龙坡区小学语文学科聚焦于评价,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实施了“教-学-评”一体化。学校研发了“活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该体系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此举旨在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样”等系统性问题,以提升学科课程的整体育人效果。
三、“活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详解
“活的课程”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从儿童视角构建学习评价。该体系秉持“素养立意、学以致用、以终为始”的理念,发挥评价的不同功能。根据学生在学习阶段中所处的时间节点,将评价分为“阶段终端评价”、“关键节点评价”、“日常作业评价”和“课堂学习评价”四种类别。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活的课程”评价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整合了区域、学校、班级的力量进行工具研发。在具体实施中,以教研员为主研发终端评价工具,以引导学校和教师研发关键节点和其他类型的评价工具。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性,如开展学生自主、合作练习,以及协商制定课程学习评价工具等。
五、评价内容与标准
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PISA测试等级水平描述,区域小学语文以主要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学生能力层级开展评价。具体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和发现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具体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如“认识、了解、感受、体会、运用”等。
六、工具研制与特点
区域小学语文评价工具的研制主要集中在阶段终端评价和关键节点评价。这些工具呈现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特点,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立场的考查。在材料选择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充分体现时代性、性等特点。评价工具呈现形式多样,链接学生真实生活,采用结构化的方式呈现题型,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