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石壕吏》中,有一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其中的“走”若简单理解为“走路”,则失之偏颇。那么,“走”究竟蕴含何意?这需从其原始的字形与含义谈起。
“走”字的字形演变
追溯“走”的甲骨文,其形态犹如一个人挥动双臂,迈开大步奔跑的景象。而在金文中,艺术家们在其下增添了一只脚,有的字形还增加了表示行走、道路等含义的“彳”。
根据汉代刘熙的《释名·释姿容》所述,“走”最初的含义近似于现在的“跑”。行进速度的区分中,“步”为慢走,“趋”为快走,而“疾趋”即“走”,则是奔跑。这表明,“走”在古代不仅仅是指一般的行走,更有奔跑的意味。
有时候,“走”特指“逃跑”。如在《孟子·梁惠王上》中的描述:“弃甲曳兵而走”,描绘了战败士兵丢弃装备、慌忙逃窜的场景。而在《石壕吏》开篇的“老翁逾墙走”,其实指的是老翁逃生的情景。
“走”在表示奔跑的基础上,还衍生出“奔向、趋向”的含义。比如《孟子》中的描述,百姓归向仁爱,如同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再如《淮南子》所述,渔者奔向水边,伐木者奔向山林,都体现了“走”的这一层含义。
[明]谢时臣的《风雨归村图》(局部)展现了人们归家的情景,其中不乏“走”的意象。
由于移动、离开原地的含义,“走”后来又引申出多种含义,如“离开”、“物体移动”、“通过”、“偏离原样”,以及委婉地表示人死等。虽然此处不能一一详述,但“走”的字义发展丰富而深远。
现代汉语中,“走”表示的“行走、步行”等意思是在较晚的时期出现的。据研究,自唐代起,“奔跑”的意义多由“跑”字承担,“走”的主要意义逐渐演变为“行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文献中,“走”有着特殊的用法。如在张衡的《西京赋》中,“走”泛指兽类。再如《墨子》所述,其中“走”指车轮。这些用法都源于其原本表示奔跑、移动的含义。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的开篇写道:“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走”一词原意是形容像牛马一样奔前跑后的仆人,后被用作自谦之词,泛指为他人服务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字单独使用时也可作为谦词,意同自称“仆人”。如在张衡的《东京赋》中“走虽不敏”,即是我虽不机敏的意思。而在范仲淹的书信中,“走”同样被用作自谦之词。
“走”还作为部首使用在汉字中,包含“走”的字大多与行走相关,如表示行走动作的“赴、趋、起、超”,以及描述行走状态的“趔、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