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12月份,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掀起了新的一波潮流。对此,河南博物院文创办宋华表达了其深刻的见解:“这看似偶然的火爆,实则是长时间精心准备的必然结果。”他提到,虽然盲盒增加了库存量,但在每晚八点开售的那一刻,仅需一眨眼的时间就销售一空了。
随着盲盒经济的持续升温,各类文化机构也纷纷推出了文创盲盒,将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与趣味性的形式相结合,为年轻人打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消费方式。这种形式不仅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更成为了他们新的文化娱乐选择。
早在2017年,先锋书店就率先尝试了线上盲选图书业务。当时的品种虽然较为单一,但书店积极听取了读者的反馈,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首先是减少畅销书的数量,更多地挑选小众精品图书;其次是通过留言或问答的方式增加互动环节,更加符合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最后是将盲盒主题化,对图书进行分类,提高了指向性。这些举措得到了先锋书店品牌运营经理许黄缙的肯定。
相较于普通的文创产品,文创盲盒具有明显的优势。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的熊海峰博士指出:“一是它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和娱乐性的需求;二是其‘强IP性’和出色的设计感,满足了年轻人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并且在性价比上也有很好的平衡。”他进一步强调了这不仅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的创新之举,也是让文化更加贴近生活的有效途径。
许黄缙则认为,盲选图书的方式可以为读者打开一个新的阅读世界。他表示:“我们对一个新领域的探索往往从一本陌生的书开始。”他强调,盲选可以打破阅读的同质化问题,帮助读者拓宽自己的阅读边界。他认为图书盲盒的惊喜不仅在于拆开礼物的瞬间,更在于阅读之后的收获。因为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未知的盲盒,只有真正阅读完,才能充分实现这本书的文化价值。
在宋华看来,文物是时代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他强调要坚持文化的纯粹性,通过文创产品逐渐渗透消费者的心灵,让大众更加了解和喜爱优秀传统文化。他表示:“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传承、一种期待。文创工作者一定要有这份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