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友分享的小马宋读书群日志的阅读体验,我想分享一些心得。在读书群的交流中,小马宋的时光管理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讨论时间管理时,小马宋提出了自己的几个实践策略:他从不刷抖音,仅关注少数人的内容发布。这种选择性的浏览方式让他能有效控制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当他发现自己刷短视频超过了一个小时,他会果断地强制自己关掉手机,这体现了他对时间的高度掌控力。
他对于不必要的社交活动持谨慎态度。不抽烟、不喝酒的他,与客户共餐时,通常会选择外卖方式,从而减少了酒局带来的时间消耗。他认为,大多数的社交场合,其实都是泛泛之交,深交的铁哥们并不多。他坦言,对于他来说,没必要每天都需要通过吃饭、喝酒来维持关系。
除了以上策略,他还对其他娱乐活动保持距离,如唱歌、跳舞、酒吧等。他过去的唯一爱好是打篮球,但因年龄原因,现在转向了跑步。这些都是他有效利用时间的体现。
他提出,无论是写公众号还是阅读书籍,都可以在飞行途中完成。这表明了他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特点。
不刷抖音、不沉溺于短视频、推掉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以及利用碎片时间,这些并不复杂或高深。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明白这些道理。从小马宋的角度来看,他并没有提供过于高深的理论。为什么我们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践这些道理是困难的。道理其实就那几个,但能够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当我们还在停留在听听而已的层面时,有些人已经开始付诸实践了。那么,不刷抖音、不沉溺于短视频的人有多少?能够利用好闲暇时间阅读或书写的人有多少?能够推掉不必要的社交活动的人又有多少呢?
小马宋在另一篇文章中也分享了上述四个问题,每个问题都能筛选掉80%的人。能够同时做到这四点的人真的很少。
事实上,许多优秀的人并不一定在智力或认知上比其他人强出多少。他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在日积月累中,他们不断累积和提升自己,最终实现了众所周知的量变到质变。当别人突然间光彩夺目时,如果我们简单地将这一切归因于运气,那将是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