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父亲一句暖心的话_关心爸爸的话普通一点

2025-01-2105:06:09经营策略1

近日,我执笔一篇关于郭老师怀念父亲散文的读后感。虽无高超之技,却秉持散文之真谛。所书文字虽不多,但引发了一些友人的回响。散文之妙,重在情真意切,此为引发读者共鸣之要义。于我而言,阅读郭老师之作,更增深了我对真挚情感之理解。如今岁末将至,春节将至即年底之时,时光无多,忙碌于收尾工作之余,偶尔提笔写些文字。

在《父亲留下的记忆》一文之第二部分中,郭老师描述了自上初中后与父亲相聚甚少,然情感愈发浓烈。此情此景,与我何异?我年少求学,未满十一岁便离家至镇上读初中,此后转学、升学,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寄宿生涯。自此无论身处何地,对家的思念如影随形。我如风筝般飘荡四方,虽飞得高远,然始终有一线牵挂山村之旧家,牵挂父母及家人。我们在外求学、工作、生活,或许置身于繁华都市之中,或许已拥有自己的小天地,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家仍旧是那山村里的老屋。此乃乡愁之所在,为无数在外拼搏之人内心最柔软之处。

八十年代末,我离开故乡的山村,踏入新的求学之路。从初中至高中、大学,每一步皆为成长与历练。学校不仅是学习之所,亦是社会之一隅。在镇上、在都市之中,我接触了形色各样的人和思想。归家与父亲交流时,初有书生意气之我,常觉父亲之思想略显守旧且现实。然而历经社会之洗礼后始知,父亲之言多含真理。对事物之判断,既需书本知识,亦需生活经验与积累。我父虽无郭父之伟岸品格,然在我心中仍为世上最伟大之人之一。

彼之时节,我父为独子,既需赡养祖辈之两老人,又需抚养我们几个孩子。在八十至九十年代之社会环境下实非易事。他与母同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付出。然我并不如郭老师那般拥有文人才情来书写赞歌以赞颂我父。但深信只要用心去记述、用情去体验父亲的生活经历与故事便能传播出其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我的文字可能不够完美却真心希望能够为人们展示出那位生活在南方的普通农民——他的人生、他的故事、他的价值与意义。

岁月匆匆如流水般逝去但那些关于家的记忆关于父亲的记忆却永远镌刻在心间。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