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度过的国庆黄金周期间,餐饮业的表现着实令人瞩目。据数据显示,前六日,海底捞的逾千家门店共接待了超过千万的顾客;而到了假期结束时,海底捞的外卖订单量相较节前有了超过六成的增长。呷哺呷哺的客流量在假期期间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喜茶的部分门店销量更是出现了六倍的增长。
尽管假期期间餐饮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开始为接下来的淡季做准备。餐饮行业专家指出,餐饮业淡旺季分明,每年受节假日影响明显。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此感到担忧。
对于如何应对餐饮淡季的问题,“柴大官人聊品牌”的主理人柴园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当前餐饮业竞争激烈,消费者面临的选择繁多,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再奏效。要使餐厅成为顾客的首选,需深入挖掘品牌和产品的特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餐厅在服务和定位上需更加注重“具体”,餐饮从业者亦需修炼“内功”,以创造长期价值。
红餐创始人樊宁也表示,餐饮行业虽历史悠久,但新需求和新形势总是在不断演变。所有变化都是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因此无需惧怕。西贝餐饮的创始人贾国龙亦强调了练好“内功”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餐饮企业生存的关键。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行人加入了餐饮行业,市场趋于饱和。据天眼查数据,上半年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虽大,但注销、吊销量亦不少。这表明行业竞争激烈,但同时也意味着行业供给在持续增加。
根据番茄资本的统计,虽然餐饮市场竞争激烈,但火锅门店的数量依然庞大。新开门店的存活率却并不理想。这表明市场对餐企专业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贾国龙也提到,未来的餐饮行业将更加注重专业度,业余选手将难以立足。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经济日报》认为,餐饮淡季亦是进步与发展的赛季。企业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全场景经营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来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等的合作以拓展线上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