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更替,消费者们的购物计划也在悄然调整。在十一月下的订单,预计要到次年一月初才能收到货物,这已经是许多网购消费者的常态。市民陈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对记者说:“我预计在一月份才能收到货。”春节的临近,让网购新衣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丰富的款式和价格优势吸引了他们,但预售时间过长却给购物体验带来了一些不便。
陈女士向记者透露,由于蛇年春节较早,她比往年更早地开始准备春节用品。她在直播间精心挑选了一件心仪的红色毛衣,下单付款后却发现标有“预售”字样。联系客服后得知,需等到十二月末才能陆续发货。虽然价格比商场便宜不少,款式也让她满意,但较长的等待时间还是让她心生疑虑,担心过年时无法及时穿上新衣,若是版型或材质不合意,再寻找其他选择就会更加费时费力。
记者在各大网购平台上观察到,新年和春节期间的红毛衣、套、红等服饰销售火热,其中知名品牌的商品大多为现货销售,而一些小店铺或是直播平台的商品则更多地采用预售模式。其中一家店铺客服告知,店内热销的红色毛衣预售期约为一个月左右。他们承诺会按照付款顺序发货,尽管大概率会在预定期内发货,但消费者若在预售期内改变主意,也可申请退款。
业内人士表示,节假日是消费者购物的高峰期,尤其是元旦和春节期间。尽管线上平品价格相对较低,但品质参差不齐,售后服务质量也有所差异。特别是预售商品,其收货时效性往往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近年来因预售制度引发的消费纠纷也屡次出现。消费者在购买相关服饰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购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