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常常面临的挑战,关于孩子的日常学习态度与专注度,是个老生常谈却又让人头痛的话题。不少家长抱怨孩子过度沉迷于手机和电视,叫他们帮忙时也显得心不在焉,甚至在上课期间出现走神现象。而在家中,只要家长稍有放松,孩子就会迅速陷入“放空模式”。
这种情形并不罕见,很多家长都有类似困扰。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时,会采取训斥的方式,但这样往往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唯唯诺诺,缺乏自信。
实际上,孩子的专注力不集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因为孩子们天生好奇心强,探索欲望旺盛,对于新事物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关键在于家长要把握住三个要点:让孩子先学习再玩耍、排除干扰因素以及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家长应该在孩子准备学习之前,建立清晰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自控力较弱,一旦玩起来就很难自拔。让孩子放学后先完成学习任务,再安排玩耍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专心学习,还能避免孩子在玩累后没有精力完成作业。
电子产品的干扰也不容忽视。在孩子准备学习时,家长应确保孩子远离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尤其是要将手机,避免任何可能的干扰。因为同学之间的联系可能会让孩子在学习时分心。
家长还需要督促孩子在开始学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包括将所有必要的学习资料和用品有序地摆放在书桌上,以便于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找到所需物品。这样不仅能节省学习时间,还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避免因频繁翻找物品而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