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细雨如丝,万物生机。各种野菜焕发新生,嫩绿欲滴,仿佛能掐出水来。尤其那广东人钟爱的艾草,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野菜之一。
艾叶的味道既辛又苦,却带有温性的特质,它归属于脾、肝、肾经脉。其芬芳气息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还能祛湿止痒。艾叶、艾芽、艾梗及艾根皆可食用,与各类食材的“混搭”,既能做出汤品,也能成为美味菜肴。
今日,我们将为您呈现广东各地的艾草美选。从艾饼到艾角,再到艾糍、艾圆,总有一款能触动您的心弦。
艾角之韵
采摘野生艾草,经过开水焯烫后剁烂成食用艾叶,再与米粉混合制作成粉皮。接着准备甜、咸和甜咸交织的馅料。甜馅可以用花生、芝麻和糖制成,咸馅则以韭菜、萝卜干、腊肉为佳。
艾薄撑的独特风味
这道水乡传统小吃,既有甜味也有咸味。主要用料包括糖和糯米。制作过程中需洗净艾草煮熟剁碎,再加入糖和糯米粉混匀,制成饼状后放入油锅中煎熟。
青团子的记忆
在客家地区,青团子是将糯米蒸熟后与艾叶混合制成。包上炒香的花生、芝麻馅后揉成小团子。青团子有咸甜两种口味,咸馅可加入春笋丁、香菇、木耳等春季食材,甜馅则以芝麻、花生配以蜂蜜或黄糖。
刚蒸熟的青团子口感最佳,表皮光滑圆润,颜色碧绿且油光发亮。咀嚼时满口清香,吞下后艾草特有的甘中带苦的味道会在喉间萦绕。
艾叶椿芽炒蛋的香浓
烹饪时选取嫩尖部位的艾叶,稍作处理后切碎备用。将土鸡蛋打散成蛋液,加入艾叶碎炒制成菜羹。再加入椿芽一同翻炒,美味即成。
汤品之选——艾叶核桃排骨汤
此汤温经止血、理气血、逐寒湿。用料包括新鲜艾叶、核桃仁、排骨和生姜。先将排骨等材料煮沸后改用中火煲约1小时,再放入艾叶煮3-4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此汤虽有一丝苦味,但口感清香独特。若喜欢此味可多放艾叶;若不喜过重苦味则可适量减少。
温经暖胃的艾根龙骨汤
客家人喜欢用新鲜的艾梗或晒干的艾根与猪龙骨熬汤。此汤有温经暖胃、清热解毒的功效。
用晒干的艾根与猪龙骨熬煮1个多小时加盐调味即可享用;用新鲜的艾梗则能赋予汤品更香浓的味道。
【广东美华】
- 春天护肝“红配绿”
- 时令有机食材的魅力
- 夏日提前享龙眼
- 住家靓汤,妈妈放心
- 祛湿汤谱,应对回南天
以上推荐均为广东各地特色美食与汤品文章。通过食在广东,“品味岭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宏连、卜瑜、曾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