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鄄城县陈王街道的一处厂房内,主播们正通过独特的推销方式在抖音平台展示假发产品。他们使用真发编制和生物头皮的材质,以及纱网做成的假发产品轻盈又透气。这是工厂直发的货品,无需任何差价,每一款都是精挑细选的毛寸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近年来,菏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农村电商领域,其影响力与日俱增。鄄城因拥有丰富的发制品原料资源而闻名全国,成为重要的发制品购销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随着“618”电商节的临近,我们跟随牡丹全媒体记者的脚步,走进了他们的生产一线和直播间。
今年的“618”电商节与众不同。在防控调整后,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活动,以期在这个电商大促中重振旗鼓。在菏泽亨胤贸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假发生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钩针和假发模具,一缕缕发丝被巧妙地编织进网中,各种款式的假发片因此诞生。
另一边,产品的包装环节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琳琅满目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工人们正加快包装速度,为即将到来的“618”电商节做准备。据介绍,今年“618”电商平台推出了多种营销策略和活动,以吸引商家和消费者。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假发主播们”成为了直播间的主角。他们不仅需要变换各种发型与粉丝互动,还要展示产品的特点。尽管“618”尚未正式开始,但直播平台上的观众和留言已经络绎不绝。为了更好地与受众互动和展示产品,一些主播甚至剃成了“秃头”,这种反差萌的表演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像谌鸿鹏这样的电商从业者,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从事电商行业。他见证了从传统电商到直播电商的转变。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假发产业基础,通过淘宝等平台销售发制品。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他们开始尝试新的玩法,在多个平台开展直播销售。如今,他们的年销售额达到了五六百万元,直接吸纳了附近村民到车间就业。
像王蛟这样的主播们每天要直播八个小时左右,与网友互动、介绍产品。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们的收入可观。他们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是“底部主播”,但仍然需要熟悉产品、练话术、磨嘴皮子等。在直播的他们还会拍摄短视频来吸引观众。
鄄城发制品从低档产品向高档化纤发、中高档人发制品转变的过程见证了“假发”经济的线上崛起。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假发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时尚选择。鄄城的假发创业者们正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将发制品销往全球。
为了推动产业升级和拓展电商新渠道,鄄城县积极布局国内短视频平台并各种电商直播活动。他们还打造了产业集聚的电商产业园为跨境电商提供服务构建了良性循环的跨境电商生态圈。省印发的《(菏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也为推动人发产业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
“假发”经济在菏泽乃至全国正在蓬展。我们期待未来发制品行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时尚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