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单率,亦称附加销售率,为服装行业广泛知晓。现今,这一指标在大多数服装零售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属于战术层面的指标,通常被中层运营管理者或店长等关注,而高层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联单率是衡量零售终端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销售主体的销售效率和能力。分析联单率时,我们更倾向于从具体的终端店铺甚至店员层面进行深入探究,同时也可以从区域或整体层面进行宏观把握。
联单率指标的统计并不复杂。其计算公式为:联单率 = 零售数量 / 交易笔数。这里的零售数量和交易笔数又常被称作件数和单数。统计周期可以是一个时期、一周、一月,或累计周、月、年的期间统计。那些精细管理的公司,甚至会详细记录每日的联单率情况。
在实际的零售管理中,那些因退货或换货而产生的销售单数并不纳单率的计算之中。这是因为退货和换货小票中的零售数量和单数不计单率的计算结果。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数据出现误差,如小票上的日期、数量、金额等字段录入错误。如果小票信息录入不实或不及时,也会对联单率的数值产生显著影响。尽管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POS系统,但小票的录入规范性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曾经有企业某月的联单率排名中,数值从20开始一路下滑,经过调查发现至少前20名的店铺数据存在错误,导致无法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诊断。
对联单率指标的分析可以借助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由于绝对值往往无法完全反映问题所在,因此通常会结合标杆值进行各主体间的横向对比和期间对比(如同比、环比、累计比)。在企业内部机构中,不同层级主体或角色的分析目的和分析方式略有差异。以下将简要介绍。
在店员层面,通过管理联单率指标可以了解店员的销售能力、工作效率和状态等方面。以平均值或期望值为参考,可以识别出表现优异或存在不足的店员。对于联单率较低的店员,可以根据数据进行指导以提升其销售技巧。对于联单率较高的店员可以进行表扬和奖励,并鼓励其分享经验心得以带动整个团队的提升。
在终端层面,对联单率的分析与店员层面的分析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的是,终端层面可以与自身历史水平进行对比以分析趋势和异动情况。在分析原因时还需考虑陈列等因素的影响。
向上至区域及整体层面,联单率指标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这些层级通常在月度、季度或年度报告中运用此项指标作为运营KPI的一部分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企业整体与行业其他企业或标杆企业进行对比以及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
以某中高端女装企业为例,其在季度总结中提及本企业的联单率为1.8,与另一家女装企业的平均值2.3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指出了某些区域的特别不理想情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
在多品牌企业中,根据各品牌的情况决定是否合并分析。由于各品牌的运营通常都是独立的,因此会分别进行分析并设定各自的标杆以提升联单率。
前文已简要介绍了联单率的定义和应用场景。接下来将讨论如何提升联单率这一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这需要从零售管理的三个关键主体出发——商品、购物环境和销售人员的角度综合考虑提升手段。
1. 利用商品购物篮分析技术结合主观判断更科学地提炼商品搭配;
2. 根据商品组合信息积极调整终端陈列;
3. 最终的实施还需要依赖于终端店员的具体执行。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商品搭配知识的培训以及销售技巧的培训。同时可以利用微信等手段及时传递最新的商品关联销售信息以指导一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