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立冬之时,天象更迭,民间谚语中的立冬之晴是否真有深意?
立冬今日到,岁末初寒。依据古法,通过土圭测日影定下的冬至节气,被均分为24个节气,立冬便是这冬季初见的一环,位居第19。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基于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的,每前进15度便是一个节气,周而复始,立冬便是其中之一。具体到今年,立冬的时刻定在公历11月7日,农历十月如约而至。
提及农谚“不怕重阳十日雨,只怕立冬一日晴”,这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智慧?立冬的晴日,真的如谚语所述,会带来什么影响吗?让我们一同探索。
这句农谚语,是古人对天时与农事的精妙观察的凝结。它串联起了九九重阳、立冬以及冬季的天气,意在预兆着冬季的天气趋势。它的表面意思为,即便重阳节前后连续降雨十天也无需忧虑,但若立冬日阳光明媚则让人心生担忧。古人为何会总结出如此的谚语呢?
主要原因是,若立冬日为晴天,则大概率预示着冬季的天气以晴为主,进而有可能导致“冬旱”的出现,甚至可能波及到来年的春耕时节。或许有人会质疑这句农谚的依据,但我们必须明白,在古代,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的指导意义是重大的。古人长期观察发现,每个节气的天气都与后期的天气有着某种联系,因此这些观察结果被总结为农谚。
立冬作为冬季的初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通过立冬当天的天气来预测后续冬季的天气情况。这样的预测方式衍生出了许多农谚,如“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这句谚语与前述农谚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在讲述立冬日天气对冬季整体天气的影响。
再如“不怕重阳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以及“立冬落雨会烂冬”等农谚,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立冬日天气的重要性。尤其是后者那句夸张的说法“吃得柴尽米粮空”,更是突显了立冬日阴雨对冬季天气的重大影响——雨雪多、寒冷。
那么,立冬晴天究竟害怕什么呢?说到底,这是由于古人依赖自然、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如果立冬是晴天,可能预示着冬季的雨水不足、甚至来年的雨水也偏少。这会导致“冬旱”和“春旱”的问题出现,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立冬晴天还可能意味着冬季偏暖。温暖的冬天虽然让人畜感到舒适,但对越冬的害虫却是有利的。这可能导致第二年农作物受到虫害的影响。因此古人有“该冷不冷,不成年景”的说法,强调了冬天适当的寒冷对来年农作物丰收的重要性。
基于这些观察和经验总结,古人们形成了如“不怕重阳十天雨,只怕立冬一天晴”等农谚,旨在为农民提供参考,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从而尽量减少可能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