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定理的定义和举例_需求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025-01-2213:25:07创业资讯3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只需教一只鹦鹉学会“需求”和“供给”这两个词,它就能被视为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这一比喻恰如其分地凸显了需求定律的核心地位。那么,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其重要性。

我们来谈谈需求的两个显著特点。

一、价值的主观性及可衡量性。

根据阿尔钦(Armen Alchian)的观点,商品的个人估值是衡量个体为获取该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数量的最高值。这表明价值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人赋予的。在集体中,虽然集体无法感受、思考和评估,但个人却是做出估值判断的主体。我们的行动,如选择珠宝广告中的明星,是基于对其价值的公认判断。

二、边际效用的递减与相等性。

经济学中的思考方式大多围绕边际概念展开。边际效用理论指出,每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都会带来一定的新增享受,但这种享受是递减的。不同活动或商品带给我们的边际效用可能是相等的。例如,水和钻石的边际效用可能在某一时刻达到平衡。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需求的两大定律。

需求第一定律: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这一看似简单的定律其实蕴深刻的含义。需求曲线并非一成不变,它的移动反映了需求的转变。价格并非与需求成反比关系,而是需求量会随价格变化而变化。需求方与供给方并不是绝对对立,当商品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需求者可能会转变为供给者。

需求第二定律:价格弹性与时间的关系。

这一定律告诉我们需求是有弹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弹性可能会增大。对于奢侈品而言,当价格略有上升时,部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减少购买;而对于必需品,即使价格上升,消费者可能仍会保持购买。

总结一下需求的特性。

需求是主观的,而非客观存在;

需求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态不变;

需求具有弹性,而非刚性的;

需求是相对的,受多种因素影响。

社会整体需求决定价格水平,而价格又影响着个体需求量。

当需求越强烈时,所付出的代价可能就越大。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