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筑界的一名实践者,刚踏入这行时,老前辈的仍历历在目。其中一句深得我心:“生产是重中之重。”他还曾言:“平面布置图是施工设计的空间写照,而进度计划则是时间上的安排。”这些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翻阅各大企业的项目管理手册,不难发现计划管理在其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手册中对计划的种类、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如今,在信息化时代,对编制计划的工具和计划文件的格式也有了严格的要求。
在时间的维度上,项目计划主要分为总计划(节点计划)、年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有些公司还会对半年度和季度计划有所要求。
总计划,即是整个项目的蓝图。它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管理对象,从进场到验收交付为时间轴,其持续时间往往超过一年。这份计划通常由总工程师编制,根据项目策划、合同要求、图纸分区、工艺工法等因素,确定计划的结构、内容、时间及逻辑关系。特别重要的是,它需体现出施工中的逻辑关系和单体分部的起止时间,从而指导资源配置。
细度方面,总计划虽具有指导性,但可适当扩展,控制在分部分项的细致程度。尽管在实际施工中,计划往往难以完全按照预期进行,可能会出现提前或滞后的情况,但在高周转模式下,提前的情况较为罕见,大多数情况下是会有所滞后。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通常会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调整,若公司检查或甲方有要求,调整的频率则会更高。
年计划则是在总计划的框架下,针对本年度的目标进行截取和细化。其细致程度通常与总计划保持一致。关于年度计划的调整,其节奏与总计划保持一致。
月计划则更为具体,通常由生产经理根据年度计划和上月的完成情况来编制。它基于现场实际队伍的效率,作为管理的核心文件,通常需要细化到层或工序级。
而周计划则是由栋号长(工长)来编制,生产经理或计划专员收集汇总形成,其细致程度通常达到工序级。这四级计划中,哪一级更为重要呢?我个人认为总计划和月计划在项目管理中具有更为关键的地位。因为总计划作为纲领性文件,其所配套的资源计划、招采计划等都依赖其进行;而月计划则是我们进行商务报量、公司管控的依据,同时资源进场计划也依赖于月计划的安排。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种专业的计划编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总-年-月-周计划均由一位专业计划经理来编制。在这种模式下更推荐总计划细化到工序级,然后通过复制上级文件,删除不属于本周期的计划项来生成下级计划。虽然这种模式有其优点,但也有其挑战和注意事项,我们将在后续的内容中详细探讨。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大家如有任何疑问或看法,请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