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数学时,孩子似乎听得懂老师讲解,但作业却不会做。换一种考法,孩子又错了。一考试就粗心大意,总觉得“要是不粗心都能考好”。长此以往,孩子开始讨厌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家长也焦急不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数学真要有天赋?
其实不然,数学并非高不可攀的学科。我们要明白,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是必学的科目,因为它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接下来,让我们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数学能力。
1. 掌握数学工具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工具类学科,随着知识的深入和抽象化,有的孩子觉得容易,有的觉得难。这不仅仅是天赋的问题,更多的是教育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问题。数学不仅仅是考试的工具,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2. 培养逻辑思维才是关键。数学并非简单的算术或公式背诵,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懂得因式分解、二元方程的解答并不是目的,背后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考方式才是真正的磨练。
爱因斯坦曾说:逻辑思考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能力,家长和老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
3. 改变教育观念。很多家长以成绩来评判孩子的数学学得好不好,这是片面的。分数是重要标志,但并不是唯一标准。过度的刷题和应试教育可能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厌恶感,而且可能养成错误的思考习惯。
4. 激发兴趣,因材施教。数学和算术看似相似,实则有本质的区别。学数学更注重得到结果的推理过程。为了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家长和老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孩子理解数学概念,用游戏的方式教孩子基本的算术等。
5. 重视解题思路和总结。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思考。鼓励孩子讲题给家长听或者同学听,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锻炼表达能力。建立错题本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总结错误原因并避免再次犯错。
6. 家长的 role。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家长可以陪孩子学习一个单元内容、帮助建立信心、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等。
粗心不是小事。粗心背后其实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对抗粗心需要恒心和耐心。要让孩子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建立错题本等。
学数学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就能学好数学。北京四中的数学名师曾说:“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的数学天赋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让孩子真正爱上数学。
数学不仅影响考试成绩还影响人的一生。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人思维能力的工具。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学教育让孩子在认识、判断、处理事物时更加理性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