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外观类似但名称各异的产品,它们装在精美的礼盒中,令人眼花缭乱。这些产品有的被冠以“中秋礼盒”的称号,有的则以“月圆中秋挂牌”为装饰,但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月饼,而是糕点或其它食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生产企业为了规避监管,故意将产品命名为“似月饼却不叫月饼”。近年来,监管部门对月饼的搭售、高定价、过度包装等方面加强了管理。一些企业试图通过改变产品名称和描述来逃避监管,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今年6月,发展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明确提出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进行重点监管。还要求经营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或混合销售其他商品。这一举措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尽管有这些新规定,市场上仍有一些产品打着“似月饼”的旗号试图游离在监管范围之外。这些产品可能是以桃山皮制作的饼雕花精细的糕点,或者以脆皮巧克力裹着冰淇淋的甜品。它们的产品介绍却坚决不提“月饼”,而是以“中秋糕点”、“礼盒套装”等名称出现。
商家们采取各种策略来规避监管。有的通过定制中秋礼盒的方式,将月饼与其他商品如白茶、杯具等组合在一起,以逃避《公告》和《包装要求》的约束。而有的则利用产品名称的模糊性,将巧克力、冰淇淋等作为饼皮的点心命名为非月饼产品,以规避对月饼价格和包装的规定。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合理。虽然这些产品可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月饼”,但它们仍然属于中秋佳节的食品。它们也应当受到《公告》和《包装要求》的约束。尤其是一些产品的过度包装和虚高定价现象,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例如,某巧克力品牌的产品页面显示,一枚圆形的“巧克力糕点”定价超过百元。这种高价现象与监管部门的要求相悖,也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生产企业应当意识到,真正吸引消费者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外观和名称,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