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探微
跆拳道,广义上指世界跆拳道(WTF)所认可的武术,自2000年成为会比赛项目后,于90年代在广为流传。
不知何时起,“跆拳道”一词逐渐成为网络上众多格斗视频的热门话题。时常可见的“跆拳道黑带被路人KO”或“某KO世界跆拳道冠军”等视频,让“跆拳道都是花架子”、“跆拳道无法实战”的言论甚嚣尘上。
那么,为何这一饱受争议的格斗技巧依旧是众多小朋友的首选呢?
笔者与跆拳道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每当看到关于跆拳道的视频,总会触动内心。自幼学习此道的笔者,于10岁起涉足跆拳道,于15岁时晋升为黑带。虽然未曾以跆拳道为职业,但笔者仍以一个曾经的的身份来探讨这一问题。
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因素来分析。
从外部因素来看,跆拳道的形象符合了我众对于外国武术的审美需求。其服装白净整洁,道带更是代表了修行者的修行历程与水平。这样的外观与人们心中对于“厉害”、“专业”的印象相吻合,无论是“黑带”还是“”,都成为了公众对于跆拳道的直观认知。
进一步说,跆拳道的技巧分类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它巧妙地将技术分为竞技、品势和特技三大类。其中,特技表演如540度、720度旋转或是单刀蝴蝶腿等动作,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满足了人们对武术的想象与期待。
再谈及内部因素,家长们对于孩子学习跆拳道的支持,往往基于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多重考虑。在众多武术项目中,跆拳道因其“化”的规则而备受家长青睐。其护具、击点计分的特点以及限制某些进攻手段的规则,都使得孩子在训练过程中战损较小。跆拳道馆所强调的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等武德教育,也正是家长们所看重的,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跆拳道成长为品行兼优的青年。
关于跆拳道的实战性,笔者认为其技术体系确实在某一方面有助益于其他格斗技巧的学习与提升。尽管在职业竞技体育体系中跆拳道不占绝对优势,但其仍然为带来了如腿法、力量、速度等方面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跆拳道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与我众的亲近感,使得这一武术形式得以广泛传播与接受。
自1995年我国组建跆拳道队伍以来,培养出的明星选手如吴静钰、陈中、赵帅、郑姝音等在会上屡获殊荣。韩流入侵时期韩剧、音乐的流行也为跆拳道的推广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无论从内外因素哪个角度分析,跆拳道在我国的武术格斗市场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在未来,笔者相信这一地位仍将得以维持并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