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善之观念解读
至善为终极目标:设世间存在一种至善,其可由我们共同追求以实现,是万般事物的最终导向。至善的高贵地位及普遍性不容忽视,其超越了个别目的的局限性,为一切存在所指明最终的方向。比如,理想的社会状态,其中道德与幸福融为一体,每个人在遵循道德法则的都能实现自身价值与幸福,这便可视作至善的具体体现。
二、道德目的之特性解析
道德目的之无私性:并非所有目的皆为道德所容,如仅追求个人幸福便不属于此列。相反,道德目的必须超越自我,展现无私之本质。例如捐款行为,若出于获取社会声誉或满足心理需求,其道德性将大打折扣;而若纯粹出于对受难者的同情及助其改善生活的愿望,即便这种自然情感的满足被考虑进来,仍需将“援手救助无助者”视为道德法则,此为符合无私道德目的的行为。
意志与至善的统一:一个将所有目的统摄于一原则之下的终极目的(至善),是一种特殊的意志约束。这表示至善作为最高目标,要求人的意志不应局限于个别行为或短期目标,而应从全局和长远的视角去思考和行动,以符合至善之要求。如个人生涯规划或社会的制定,应着眼长远,以实现至善为目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及长远影响。
三、人与至善之关联及责任
人与神明之比拟:人以神明为参照来思考自身。神明虽主观上无需外物,却不能被视作封闭于自身之内。其完全自足的意识决定了要在自身之外实现至善。此种必然性在人身上即为责任。此通过人与神明之比拟,说明人虽有局限,但仍应抱有追求至善的意识及责任。
动机与幸福之关系:人心中存在的动机,源于对至善理念的参与。此动机并非个人当前的幸福期望,而是对作为义务的至善理念的遵循。这强调了人在追求至善时,动机应保持纯粹,是对至善理念的尊重与追求,而非为求个人幸福。
幸福与道德之比例:至善不单指对幸福的直接期望,更包含幸福与个体道德品质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只有当个体具备相应道德品质时,方能享有相应幸福,不论其当前实际情况如何。如古代对君子及帝王贤明的要求。
四、意志规定之无私性探讨
非自私的意志约束:一个旨在将自己及所愿归属的至善世界之意图限制于追求至善之条件上的意志规定,非属自私。此再次强调了若意志围绕至善这一无私目标指向,则该意志符合道德要求,呈现无私性。
为人类贡献之意志:如科学成就等,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为,需加以辨别。有些科技虽进步,但若偏离人性及善良之本源,则非好意志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