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是对既定时间段内的库存商品进行重审的统计行为,针对重量与金额。这一统计工作在确定商品的库存量的还能在数量上与账面库存进行比对,从而计算出差异,并加上报损金额,得出总损耗。通常,这样的盘点周期为每半月一次。这一流程对于准确反映超市的月度盈利状况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调整商品结构、提高超市整体利润的重要依据。
超市的盘点工作一般包含以下六个流程(不同超市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仓库的分类整理。在生鲜区,需对蔬菜、水果、干货、肉禽、水产等五大类商品进行详细分类。干货中又细分出多个中分类,如杂粮类、粉类、米制品等共14个类别。所有商品都需逐一统计,确保不遗漏任何一项。散装商品需进行称重统计,而包装商品则按数量进行统计。每个大类都需要按照此流程进行统计。
二、卖场盘点。卖场的盘点工作需在营业结束后进行,以避免因顾客购买商品而导致的盘点数据不准确。盘点时,需对所有台面和货架上的商品进行全面统计。此环节还需兼顾卖场的卫生清理工作,并在商品统计完成后恢复台面原状。
三、数据的整理与核对。在完成所有商品的统计后,将仓库与卖场的数据求和,以获得实际的库存数据。之后将求和后的数据与账面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差异值,同时考虑报损的数据。
五、数据的统计整理与报表制作。在所有商品数据确定后,需制作一份差异表,其中包括月度销售金额、毛利额、毛利率、盘点损耗金额、报损金额等各项指标。表格制作完成后需经签字确认后提交给店长审批。
六、盘点后的数据分析与调整。盘点后,需对损耗较高的商品进行分析和调整。若为自然损耗,需调整商品的陈列面;若为人为原因,则需探究是否有加假底、是否可进行打包售卖等措施。这一流程有助于后续盘点数据的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