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德若渝”还是“质真若渝”?
在《老子》的这一节中,描述了德的四种特性。其中,“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的表述引人深思。关于其中“大白若辱”的位置及其与“质真若渝”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我们先来探究古人的注解以寻找线索。
河上公章句对此作了解释:“上德之人,如深谷不耻垢浊;大洁白之人,如经历而不自显。广德之人虽愚顽而实有不足;建德之人如可引向空虚。”他提到的“质真若渝”,认为质朴之人如同有物,有所改变而不明。
王弼注则从另一角度解读:“不德其德,无所怀也。知其白,守其黑,大白之后乃得。质真者不矜其真,故若渝。”他强调了“质真”与“渝”的关系,认为真正的质朴并不张扬其真。
再看现代名人的解释与译本,他们对“质真若渝”的解读各不相同。余秋雨将其解释为“质朴的德”,而南怀瑾则从字面意义出发,将其解释为某种物体的状态变化。陈鼓应则翻译为“质性纯真好似随物变化的样子”,但其解释是否贴近老子的原意,还需进一步探讨。
在讨论中,“质真”与“质德”的争议尤为突出。刘笑敢认为此处应为“质德”,因为上下文都是围绕德的多种面貌展开,且与“上德”、“广德”、“建德”相对应。“质真”和“大白”都被用来描述某种性质的状态,使这一节的含义更为统一。
“质真若渝”这一句的确令人费解。关于其版本差异和文字起源的讨论也在进行中。如河上公的版本是“质真若渝”,但也有版本作“质直若渝”,还有帛书本和竹简本因缺字而无法确定完整句子。这些争议都为这一节的研究增添了更多谜团。
无论“渝”字如何解释,“质德若渝”的含义都指向了德的某种特性——即使是最质朴的德行也会有所变化或有所不完美。这正如我们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那样,真正的质朴并不总是光鲜亮丽,而是带有一些自然的、微妙的改变。
在整体上,《老子》这一节旨在阐述德的多样性和相对性,强调了德的多种面貌和其与自然、人性的紧密联系。无论是“上德”、“广德”、“建德”还是“质德”,都是对德的深刻描绘和解读。最终,这四种德的表述都体现了老子中庸之道的思想——留有余地,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