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些无益的社交活动
对于现今社会中盛行的无意义社交活动,不论是何种场合或谁主办的,我们都应谨慎斟酌是否需要参加。
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已深入人心,并延伸至现代社会的职场之中。如今的社会,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同事间的宴请和随礼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随着时间推移,一些随礼的习俗逐渐变得离谱,无论是大是小的事,都可能成为随礼的借口。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常常面临工资不足以应对公司中各种随礼的情况。例如,某位同事即将结婚或生子,这些消息让年轻人倍感压力,因为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可能就这样被钱消耗殆尽。
阿山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他收到了初中同学的婚礼邀请,两人曾是同桌且关系较好。但毕业后,他们一直未有联系。面对这样的邀请,阿山在朋友的建议下选择了放弃参加,毕竟两人现在相隔千里且多年来没有交集。他选择简单致电祝福以示心意。
我们应意识到,真正的友情并不需要通过频繁的随礼来维护。长时间不联系或无交集的人,其友情已经淡化,再继续随礼也只是无意义的开销。我们应考虑自己的家庭、孩子教育、房贷和车贷等实际负担。我们不应再参加那些无意义的宴请,以免浪费金钱和精力。有些朋友可能因面子问题不好意思拒绝,但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钱是否花得值得。
接下来,我将分享三种不必再参加的宴请:
一、变相举办的宴席
过去,人们仅在重要事情如婚丧嫁娶时才会办宴席。但现在,有些人为了收礼而频繁举办宴席,如考、考试顺利、买车或孩子成绩好等都会成为办酒席的理由。这种酒席已成为获利的工具,若举办者不考虑关系和实际情况,只为一己私利而鱼肉朋友,我们无需浪费金钱随礼。
二、有去无回的宴请
对于那些无回礼可能的宴请,如某些同事或熟人举办的随意随礼的活动,若双方关系并非特别亲近且目的多是为收礼而举办的话,我们无需参加这种只有付出而无回报的社交活动。
三、平时不常来往的宴请
对于那些平时几乎无来往的人突然发来的宴请邀请,我们应谨慎考虑。如果双方在过去并无深厚的交情且人际关系未到位的话,这种宴请去了也只是无意义的社交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不参加这样的活动以节约时间和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