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经营领域及业务方向是由公司自身掌控的,这是基于公司章程所明确规定的范围。
当公司需要对经营方向进行更改时,必须进行公司章程的修订,并在公司登记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提交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2. 提供依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决策等必要文件。
对于一些法律规定需要审批的经营活动,如特殊行业的运营等,需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审批。
那么,公司的经营范围到底有何重要性呢?
公司章程中详细列明的经营范围,不仅对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决策权限有明确的约束作用,同时对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也具有约束力。
如果公司的管理人员未经股东会或董事会的授权,擅自超越了公司章程载明且经过登记登记的经营范围进行经营活动,并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那么公司有权对管理人员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以具体事例为例:假设大华公司没有在其经营范围中包括销售,然而其上海分店的店长私自进行销售且品质低劣。
这一事件给大华公司的上海分店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大华公司有权追究该店长的责任。
对于公司外部的合作伙伴而言,是否意味着如果公司超出了其经营范围签订合同就会立即导致合同无效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合作伙伴不能仅仅以合同超出公司经营范围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同样地,公司也不能仅以此为由主张合同无效。
只有涉及到特定特许经营行业的业务才会直接被认定为无效。
比如:大华公司的经营范围并不包括玩具销售,但为了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大华公司决定销售纪念玩具,这样的销售行为是合法的。
反之,如果大华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包含烟酒销售,即使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的同意,这种销售行为也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