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都属于内的工作形式,但二者间依旧存在一定差异。
关于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薪资差距及新福利,让我们一同探究。
工作性质
公务员
公务员主要负责的是行政事务性工作,依法执行公务活动。他们被纳入行政编制,享受提供的工资、退休及福利待遇保障。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员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或非营利性工作,如教育、卫生、科研等。他们不进行经济核算,而是由公共财政支出支持。事业单位由利用国有资产设立,接受领导,但并非机构。
工资构成
公务员
公务员的薪资结构严格遵循《公务员管理条例》,并根据财政情况进行调整。工资主要由基础部分和津贴、补贴、奖金组成。其中,基础工资为构成工资中的主要部分,除去绩效和其他福利待遇;津贴、补贴和奖金则按照制度规定执行,每两年通常只会调整基础工资。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构成基本工资。这些工资结构的变化也会随着及地区差异而有所调整。
新增福利
公务员方面
一、收入增长:多数地方公务员的工资已进行结构性调整,旨在优化工资结构并建立完整的增长机制。
二、养老金并轨:公务员开始缴纳养老金,单位和个人分别按一定比例缴纳。
三、多通道晋升:县以下公务员设置多个职级,满足条件者可享受高一级待遇。
四、公车:取消公务用车,改为给予公务员车补。
事业单位方面
一、收入提升:自2018年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有所提高,且增加了离休人员的离休费。
二、编外人员就业优先:对于编外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或由劳动派遣公司服务,并由财政统一供养。
三、自主择业补偿:对自主择业或因机构需要解除劳动关系的编外人员,按工作年限进行补偿,并加强技能培训帮助其再就业。
四、内退制度:事业单位中,符合条件的员工可实行“内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