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至一年前,我踏入阿里园区时,内心波澜起伏,既满怀期待又带着些许忐忑。对于即将展开的职场生涯,我既期待又略感担忧那所谓的“996”工作模式。
如今回望过去的一年,最深刻的体会是:虽然工作繁重,但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虽然忙碌,却也过得十分充实。
刚踏入职场之初,学长的话语“互联网大厂的工作模式大同小异”在我耳边回响。的确,快节奏和高压力是互联网企业的常态,但亲身经历后发现,网络上的某些夸大其词的描述并不完全准确。
在阿里,准时上下班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这让我对自己的选择倍感欣慰。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阿里就能轻松逃避工作责任——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每日的工作安排紧密得如同塞满了一只只鸭子:早会、评审会议、复盘会议接连不断;项目上线前的紧张排期让人透不过气来;当遇到技术难题时,整个团队都会投入到“内卷式”的攻关中。
正是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促使我快速成长。正如前辈所言:“在阿里,虽无加班之,但有进步之驱使。”
有趣的是,原本对“996”工作制的恐惧逐渐被对工作效率的追求所取代。曾有一次,我熬夜加班制定方案,而老板却告诉我:“与其熬夜工作,不如提高工作效率。”这句话让我顿悟,工作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产出多少。
自此之后,我开始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列任务清单、采用番茄工作法、定期进行复盘……随着效率的提升,工作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谈到这一年来的收获,简直如开挂般:技术能力突飞猛进,项目管理经验倍增,更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
更为重要的是,我逐渐找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周末时我可以去健身、追剧、与朋友共进美食,生活依然多彩。
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新人,我的建议是:不要被“大厂很累”的标签所吓倒,也不必被“高薪光环”所迷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在追求进步的也别忘了留意生活中的美好。
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累是难免的,但这种累是有价值的。就像攀登高山的过程虽然艰辛,但站在山顶回望时,那份成就感和充实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宝贵财富。
朋友们,你认为互联网公司的压力源自何处?作为职场新人,你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