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集合店正以其极具竞争力的低价策略,在传统超市的零食饮料板块中"蚕食"市场份额,目前部分地区的商超里已有约三成的份额被这些零食店所占据。
以特仑苏纯牛奶为例,其在零食店的售价为49.9元/箱,相较传统商超的68元/箱,价格足足低了近三分之一。通常而言,零食店中的商品价格比商超、便利店便宜大约30%。
部分商品零售渠道价格对比概览
从零食批发业务的进展来看,各地如湖南的零食很忙、四川的零食有鸣等品牌正在“蓬展”。
以零食很忙为例,该品牌自2017年成立以来,短短几年间门店数量迅速增长,从百家扩展到数千家。
尽管整体业态展现出较大的增长潜力,但加盟商亏损、关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疯狂扩张的背后隐诸多忧虑。
外部环境压力:
国内零食行业的未来增长受到限制。据预测,2023年我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247,因整体消费同比下滑3.5%,未来数年的增速预计将维持在2%-3%左右。
零食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预测
这种趋势在多家代表性企业的年中报告中也有所体现:
- 良品铺子上半年营收39.9,归母净利润1.9,虽然营收规模不小,但同比均有所下滑。
- 三只松鼠的营收虽也有下滑,但幅度更大。
- 其他企业如洽洽食品、来伊份的利润情况也并不乐观。
在外部环境增长受限的情况下,零食批发业态不得不通过抢占其他渠道来确保增长,其中最核心的策略便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进而扩大规模。
内部挑战:
从盈利能力看,目前门店数最多的零食很忙的毛利率仅约18%,远低于行业普遍的30%-40%。
量贩渠道常通过压低价格吸引客流,同时通过丰富的产品种类和频繁的产品更新来保持消费者粘性。
头部零食店的SKU基本接近2000,并每月定期更新产品,以实现长期的客流变现和稳定收益。
零食量贩店与商超的价格加价情况比较
注:假设同一物品成本标准化为1,纵轴代表各渠道的加价情况。可以看出,零食店的低投资门槛和快速扩张策略。
由于零食店的初始投资金额较低,约50-60万元,且月销可达30-50万元,因此吸引了大量新入局者。这也导致了同质化竞争加剧和整体盈利能力的下降。
而当面对北方市场时,低门槛带来的模式可能存在局限性和严重的内部竞争。
发展趋势探讨:
纵观零食行业的发展历程,渠道的变革常常带来品牌的崛起。
- 商超渠道时代(2000-2013):如洽洽、旺旺等企业借助商超实现全国化。
- 电商渠道时代(2013-2020):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通过电商崛起。
- 多元化渠道时代(至今):新的零食店、直播电商等渠道快速发展。
整体来看,渠道正向着高性价比的方向发展。对于零食店而言,目前仍处于增量市场阶段。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并快速扩张成为主流策略。
虽然短期内门店规模和供应链水平难以形成品牌的护城河,但长远来看,当市场趋于饱和时,供应链的优势将得以凸显。
考虑到零食店的地域性特点,通过兼并与收购实现区域外扩张成为了一种成本较低且速度较快的策略。未来有望出现全国性品牌对区域品牌产生冲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