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的心理回响与应对
高三学生小李,在过去的岁月里,常常与音乐相伴,但因学校规定,他不得不与音乐暂时告别。这使他在高中后期仍时不时感到音乐在耳边回响,特别是在繁忙的人群中。
这种情形虽在人少或深夜时分稍有缓和,但始终挥之不去,给他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面对这种持续的困扰,小李感到焦虑和抑郁。医生建议他进行住院观察和治疗,但他并不希望这样。
在中医的智慧中,这种现象被比喻为“心之回声”。与袁运录先生的理解相通,他认为这是过去的记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触发的生理和心理反射。
就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它并非真实存在,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如此真实。正如你在路上偶然见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即使再未见,但她的形象或话语有时会在你的脑海或眼前浮现。
对此现象,袁运录先生建议小李不要与这种“影子”进行无策略的。这只会使情况更加严重。他提出应“断恶”,即不再与这种感觉对抗,而是以更聪明的方式与之相处。
例如,可以尝试用其他方式满足自己对音乐的渴望,如听其他声音或活动来分散注意力。就像面对骂街的情况,最好的方式是不接嘴、不理会,做好自己的事情。
袁运录先生作为口吃、症和抑郁症心理专家,他的建议是基于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自2008年走出抑郁后,他创立了秋水理论,并在各大媒体发表了众多文章。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抑郁、、社恐、口吃、焦虑等心理问题。
对于小李的情况,袁运录先生表示理解并鼓励他采取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他说:“生活中总会有各种挑战和困扰,关键是如何看待并应对它们。”
小李也表示会尝试先生的建议,并期待自己的生活能早日回归正轨。
袁运录
心理问题研究者与指导者。
在心理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实践,为众多心理困扰者提供了帮助与指导。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情绪心理学》《症原理与康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