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仅剩十日,今日特此整理关于心理学部分中智力测验的相关内容。在教师考试的卷帙浩繁中,智力测验常作为考点出现,题型多以客观题为主,难易程度适中。
一、智力测验概述:
智力测验是衡量个体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手段。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方式:
1. 个别智力测验量表
(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地位:它被誉为世界上首个智力测验量表,简称“比纳量表”。
(2)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
此量表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它使用比率智商公式进行计算,即IQ=智龄(MA)/实龄(CA)×100。人类智力呈现正态分布。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该量表分为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智力量表,如智力量表(WAIS)、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儿童智力量表(WPPSI)。它采用离差智商公式进行计算。
2. 团体智力测验量表:
例如瑞文推理测验,它以图形推理形式评估个体的抽象推理能力。
二、结合历年考题巩固知识点:
以下为部分考题及解析,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
考题1:在对儿童智力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时,理想的智力测评工具是哪一种智力测验?
答案:D.瑞文标准推理智力测验。因为瑞文智力测验以图形推理形式进行,不受、文化、语言等因素影响,适合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考题2:人的智力发展通常呈何种状态发布?
答案:C.正态。在智力测验中,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呈现正态分布。
考题3:一个8岁小学生参加10岁儿童的测验,他的智商是多少?
答案:C.125。根据比率智商公式计算得出。
教师资格考试中关于智力测验的知识点重要且难度适中。希望本文的整理与解析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