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融合了多位广告大师的智慧,包括空手、李叫兽、东东枪老师的观点,内容干货满满,绝对值得一读。
文案创作并非灵感乍现的产物
作为文案创作者,持续的高强度输出是必备能力
灵感?或许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稀少
那么,专业文案人的输出靠什么呢?
——套路。
广告文案的创作,深入其中仿佛置身海洋,套路便是那隐于深海的人心之线。文案虽有感性色彩,但离不开套路的支撑。无论是大师还是新手,有效的文案都需经历几个关键步骤。
策略—洞察—概念—表达,这是文案创作的基石。
策略:方向与选择
- 策略需明确品牌的定位,沟通的目的与商业目标。
- 洞察目标受众的需求与心理动机。
概念:沟通的核心
核心的沟通主题和内容是传递品牌信息的关键。
表达:形式与语言
文案的具体表现形式、语言风格及媒介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策略决定了文案创意的方向。没有选择也就没有策略,因为策略就是选择一个方向,服务一批人群。
文案就是在策略的指引下进行创意的发想。有时候广告效果不佳,可能是因为策略层面就出现了偏差。这也是为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文案需要懂策略、会做策略。
李叫兽总结的10种需求模板是文案人学习策略的速成工具。
这10种需求模板基本上涵盖了产品对消费者所有的主打需求。同时要明确,模板的意义在于引导思考,而非限制思维。
策略与文案虽有本质区别,但文案是策略的创造性表达,重点在于创新。
策略更偏向于商业语言,而文案则是消费者语言。文案需简白、平实、口语化,更需贴近消费者,描述具体、细节。
策略与文案的关系就像武术中的内功与招式。内功是基础,招式是应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洞察:发现未被察觉的真相
洞察是广告人一生的修炼。通过感受生活、关注细节,发现人性的真谛。
洞察分为心念已至,口不能及与一闻此言,恍然大悟两种类型。具体到广告中,就是要发现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未知联系。
在推广零食节的文案中,我发现“吃货”一词的转变,从贬义变为中性,再到如今代表一种生活态度。这便是洞察的力量。
概念:万物归一,一化万物
概念是策略与创意之间的关键。一个优秀的概念能带动整个创意表现。
从产品卖点到品牌核心价值,概念的提炼需要关注产品的改变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以及品牌的主张与消费者产生的共鸣。
好的概念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创意的大门。
技巧与表达:文字的游戏与心理的赋能
文字的表达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心理的赋能。通过对比、比喻、拆解等手法,让文字更有力量。
比如押尾韵、对比法、拆解法、比喻法、颠倒法等技巧,可以让文案更具有吸引力。
但记住,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基本的策略、洞察与概念才是文案的基石。
无论何种技巧与手段,都要基于真实、基于消费者的需求与心理。切勿为了追求效果而忽视真实与消费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