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卖家而言,促销活动不仅仅是推动销量的利器,更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战略。但面对各种促销机会的涌现,卖家的内心也会产生诸多疑虑。
是否促销活动越多越好?
或者说,促销规模越大就越好?
又或者,折扣越低就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在最近的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上,这些疑问得到了解答。
高质量的促销活动能够显著提升销量。相较于其他商品,那些促销质量高的商品更容易在大型促销活动中实现“爆发式增长”。
那么,如何提升促销活动的质量呢?其实,从三个维度去优化促销活动,能够更有效地触达目标客户,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转化率。
为了帮助卖家在促销活动中制定更精准的策略和更具性价比的规划,亚马逊峰会还隆重推出了《出口跨境电商促销趋势》。
这份报告详细解析了:
- 如何进行更为精细化的促销活动策划
- 如何制定更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价格策略
- 怎样组合促销活动以增强其效果
从整个行业的趋势洞察和卖家的实战经验中,卖家们可以找到实现业务增长的关键点。在参与促销活动时,不必一味追求提交更多的产品。专注于提升特定产品的吸引力和销量,尤其是那些具有高促销质量的商品,即所谓的“爆品”,可能更加有助于达成促销目标。
据研究显示,那些被认定为促销质量前11.1%的商品,在促销活动中贡献了全球87.8%的销售额。价格折扣往往是消费者选购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明确的折价策略对消费者具有巨大的冲击力,能够有效地提升转化率。
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数字时代,消费者可以轻易比较不同渠道的价格,并能够识别出价格策略的真实性。一个公正、透明的促销价格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进而增加他们参与促销活动的可能性。
数据显示,有73%的消费者在购买前会查询价格,包括历史价格、竞品价格和促销力度。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价格明确、折扣清晰的商品,以避免被“坑”或感觉不划算。超过60%的消费者会在多个平台对比同款商品的价格,一个透明的价格策略有助于减少因“不信任”而转向竞品的风险。
折扣深度是驱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消费者倾向于在折扣最大时大量购买,而不是分次小额购买。相似商品之间微小的折扣差异也会导致显著的销量变化。根据竞品的价格调整并设定性价比高的促销价格,是制定折扣的主要参考标准。
关于促销力度,其实并不一定越高越好。例如,当折扣力度在30%到40%之间时,转化率可以高达7.4%,甚至超过更高的折扣。基于产品和类目的情况,设定吸引人的促销折扣,可以实现最大的转化效果。
价格合规不仅关系到短期的运营成本,更是企业长期发展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对于出口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这已成为必然选择。但在大型促销活动中,仍有一些卖家因折扣价格不合规而无法正常上线促销。亚马逊为参与促销的商品设立了规范而细致的价格折扣设置要求。
随着竞争的加剧,卖家们需要巧妙地运用有限预算以获取最大化收益。进行灵活的促销组合和节奏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全球的大型促销节日如亚马逊Prime会员日、黑色星期五等已成为全球消费者期待的购物狂欢节。不同品类的专场活动以及不同站点的本土促销也为商家提供了提升销量和品牌曝光的机会。
接近70%的卖家认为全品类大型促销活动的引流和转化效果更高。除此之外,更多的卖家看重本地化促销的高投入产出比。全球性促销可带来广泛的流量和高转化率;本地化促销则能更精准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更高的投入产出比;而品类专场促销则能针对特定产品类别吸引精准受众,带来高复购率、低退货率和更低的促销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