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中尘封已久的锐截止束射四极管6J3,长久以来我们都没有机会聆听它在音频世界中的精彩表现。于是,我采用它与双三极管6N3联手,打造了一台耳机放大器,其电原理图详见附图。
前级运用6J3,结合1/26N3构建了电流源负载共阴极放大电路。这一设计不仅具有适中的电压和电流增益,还与常规共阴极电路在输入和输出阻抗上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它巧妙地采用了定电流源负载SRPP电路,这种电路设计简洁、放大线性优越、频响范围广泛、动态能力强。其音质表现亮丽且柔和,失真系数小,声场表现力非凡。
在后级部分,我们选用1/26N3作为阴极输出,其特点为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通过电路中的全电压反馈,极大地减少了非线性失真,进一步提升了信噪比和频率响应。与此这一设计也能很好地与100Q~300Q的耳机相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6J3的屏极与后级6N3的栅极实现了直接耦合,这不仅省去了对耦合电容的高要求,更充分展现了定电流源负载SRPP电路的独特魅力。在电路图中标明的电压值均为实测数据。
本电路所使用的胆管均为市面上的廉价易购品,电阻选用了色环金属膜电阻和被釉线绕电阻,滤波电容则选用了CD电解电容。耦合电容则来自于德国威马聚丙烯薄膜电容。在电位器的选择上,由于其对音质的影响较大,建议选用质量上乘的产品。虽然本放大器的制作过程中,绕制变压器和制作机座的工作量较大,但总花费不过百余元,物超所值!
整个电路设计简洁明快,元器件数量少,制作与调试过程相对简单。在连接元器件时,我们应尽可能地缩短引线长度,若需额外连接,建议采用镀银线。共用地线的选用上,应选择直径1mm以上的单芯镀银线或铜线,并在6J3管座附近与机座进行压接,这样做能有效降低噪声干扰。
在焊接过程中,请确保所有焊接点牢固可靠。检测各点电压值时,应与附图所示的电压典型值进行比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6J3的屏极与后级6N3的栅极的直接耦合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电位关系。请确保电压值设置得当,以维持后级6N3的栅负压在约2V的水平。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进行煲机过程,持续十天左右。在此期间,您将发现耳机中几乎听不到任何噪声,音质表现非常纯净,信噪比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