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规范详述:
施工步骤及其要求:基层预处理后,需对混凝土基层进行细致的清理,移除浮浆、松动的混凝土及砂浆等杂物,采用錾子剔除不牢固部分,并用钢丝刷除去水泥浆皮,最后以扫帚清扫干净。
接着,依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精确量测出垫层的标高,若条件允许,可弹线于四周墙面,以作为水平控制的指引。
混凝土搅拌时,需严格遵循配合比(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0),后台原材料需经核对无误,磅秤精确度需经检验确认。搅拌前准备工作须完善,投料顺序需严格按照石子、水泥、砂、水的顺序进行。用水量需严格控制,搅拌需均匀,时间不得少于90秒。
依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试块制作应按要求执行。每一建筑楼层地面工程不应少于一组试块。当楼层地面工程面积超过1000m²时,每增一组试块需以1000m²为增量进行计算,不足部分亦按整组计算。
铺设混凝土垫层时,其厚度不得低于60mm。为确保垫层平整度,首层地面可采取在填土中嵌入小木桩(规格为30mm×30mm×200mm),拉水平标高线在木桩上作垫层上平标记(间隔约2m)。楼层混凝土基层上可抹设找平墩(使用细石混凝土),其上平即为垫层标高。
大范围地面垫层应分区浇筑,区域划分需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地面面层的接缝以及设备基础位置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洒水湿润处理,并刷涂一层素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0.4至0.5之间)。随后从一端开始铺设混凝土,操作过程中需向后退方向进行。
振捣过程中,利用铁锹铺设混凝土至略高于找平堆,随后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当混凝土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确保不遗漏振捣点,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度。
找平作业时,需以墙上水平标高线和找平堆为基准检查混凝土垫层的平整度,对于高低不平处需作相应处理。使用水平木刮杠进行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进行搓平处理。对于有坡度要求的地面,需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施工。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成后,需在约12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在冬期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若在负温条件下施工,所使用的防冻剂必须经过试验室合格测试方可使用。
每一道工序都需精心操作,确保混凝土垫层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