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业中,通信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不论是飞行员与空中交通员的日常对话,还是地面与空中工作人员间的互动,其通信方式都构成了航空运作的核心环节。
甚高频无线电通信是飞行员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几乎涵盖了所有地面与空中的互动。这种无线电通信使用特定的甚高频段,其中航空和航海导航是主要用户。在民航领域,特定的“航空波段”甚高频频率范围从 108 MHz 到 137 MHz 被广泛使用。
虽然看似只有有限的离散 VHF 频率可供使用,但实际上在,每隔 25 KHz 就会有一个新的离散频率出现。例如,频率 118.25、118.5 和 118.75 均可作为不同部门使用的频率。而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空域中,更有着丰富的可用频率选择,如 119.375 或 123.475。
只要两个交通区域相距足够远,他们便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比如,波士顿中心与奥克兰中心虽相隔数千英里,但可以通过甚高频通信保持联系。这种通信方式的有效距离仅限于数百英里以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面控制频率通常位于 121 MHz 频段。当听到 ATC 的谈话中提到“地面点”时,“地面”便是指的 121.75 这个频率。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频率是 121.5,它被广泛用作“警戒”频率。紧急情况下,遇到问题的飞机会在这个频率上发出求救信号。
当需要改变通信频率时,员会发出相应指令。例如,“123 航班,联系中心一三二点五。”飞行员则以简短的方式回应,如“三十二点五,123 航班。”
除了甚高频 (VHF) 方法外,航空通信还涉及其他技术手段。例如,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 (ACARS) 允许飞行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直接互动。ACARS 可通过卫星、地面站和网关服务提供商发送“短突发数据”,如状态报告、更新延误时间等。
还有 CPDLC 技术,它允许飞行员和员在不进行对话的情况下进行交互。CPDLC 通过和海洋空域的员-飞行员数据链通信发送包含速度、高度和航线指令等信息。
在驾驶舱内,飞行员们使用对讲系统进行交流,同时佩戴耳机以便听到对方的声音。对讲机让驾驶舱内的飞行员们保持了实时的沟通。
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根据飞行高度和飞机类型选择是否摘下耳机。在巡航飞行阶段飞越 18,000 英尺以上时,机组人员可能会选择摘下耳机以保持舒适和听力健康。此时他们通过驾驶舱扬声器 ATC 的指令,并使用手持麦克风进行回应。
坡道热麦克风是客机在推拖过程中使用的设备。飞行员与地勤人员的交流可通过坡道麦克风进行。在坡道麦克风工作时,飞行员的对话可能与其他正在监控的频率混在一起。
每架飞机都配备了公共广播系统供乘务员和飞行员使用。飞行员可选择热麦克风或一键通话等方式向乘客讲话。虽然偶尔会有飞行员无意中向乘客广播空中交通指令或其他闲聊情况发生,但这种情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趣事来处理。
航空通信系统涵盖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从 VHF 无线电通信到 ACARS 和 CPDLC 技术应用等。这些系统共同保障了航空业的顺畅运行。
飞行中与众多工作人员、乘务员及同事之间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这种复杂的沟通系统在保障飞行安全和提高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航空业通信系统的介绍。这些系统不仅在技术上复杂多样,而且在确保航班安全和顺利进行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