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曾经提出观点:人们往往倾向于钟爱“抽象的人物”。
何为“抽象”?简单而言,它是与“具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思维方式。
所谓的“抽象人”,可能是你极其钟爱的艺人,或者是在繁华的人海中给你留下些许好感的那位过客。
在信息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尤其是社交媒体上展示的众多俊男。初见时,我们常会为他们的颜值所震撼,但久而久之,我们意识到“美颜”和“滤镜”的背后,隐藏着他们真实样貌的秘密。
这就是典型的“抽象人”现象。我们常常依赖视觉来形成对他人的初步印象,而某些平台通过精美的修饰,让博主的外貌看起来更加吸引人,这常常使我们产生一种“每个人都比我更加出众”的错觉。
除了外在,内在的特质也是区分抽象与具体的重要部分。想象一下,我们在街道上偶然遇见一个有吸引力的人,也许被她的气质吸引,或喜欢她的衣着打扮。然而很多时候,这只是擦肩而过的相遇,无法更进一步。
因为我们所感知到的美好往往是表象的。
因为我们只能通过表面判断他人的外在,而对其言谈举止、性格、品质等方面一无所知。甚至有时候,最糟糕的是他们一开口说话,你便发现彼此的差距或失去了兴趣。
我们却始终偏爱这种“抽象”的情感寄托。
抽象的人似乎只拥有优点而不存在缺点。不少人因一部引人入胜的电视剧而爱上主角,然后沉溺于幻想中与其共度美好生活。但这仅仅是他们的幻想,他们所钟爱的始终是这种抽象的想象。
但请记住,人永远是具有多面性的。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并存。我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方式时而会发生变化。有时我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而有时则陷入悲观之中。我们曾经善良且无私,但现实也会磨平我们的棱角。
与我们一起走过的,是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真实人。而那些抽象的形象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真正的情感联系总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
或许你来自遥远的星球,但此刻你与我同在,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位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