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吴力群教授)在育儿过程中,家长们时常会遇到孩子频繁眨眼或清嗓等看似小问题的状况。这样的“小毛病”绝不可小觑,因为它们可能是众多疾病的早期信号。
一过性障碍:这种症状多见于4至7岁的儿童,其表现为眼部和面部肌肉的,如反复眨眼、皱眉、清嗓等动作。这些症状时起时伏,多变而不稳定。若此类症状持续超过2周,建议家长及早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否则,症状可能逐渐扩散至颈部、躯干乃至上下肢,进而可能演变为多发性症,甚至合并多动症、学习困难及情绪障碍等,对孩子的学业、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倒睫与干眼症:倒睫指眼睫毛不正常地倒向眼球生长,导致异物感,进而引发眨眼、怕光及流泪等症状,尤其是当它摩擦到黑眼球部位的角膜时,可能还会导致角膜炎,从而影响孩子的视力。干眼症则是由于泪液减少,导致眼睛干涩,常有痒感和异物感。特别是在长假期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更容易因干眼症出现眨眼和揉眼的情况。
儿童近视及其他眼病:近年来,儿童近视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与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的强光刺激、用眼过度及长时间近距离观看事物等因素有关。孩子的视力疲劳也可能表现为眨眼睛。结膜炎也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其原因是多样的,如细菌性、病毒性或过敏性结膜炎等,都可能表现为频繁眨眼、眼屎增多、怕光及流泪等症状。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其他呼吸道问题:与鼻、咽、喉及扁桃体等有关的问题,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及腺样体等,都可能因刺激咽喉部而引发咳嗽或清嗓等症状。
面对孩子频繁眨眼或清嗓等问题,家长应高度重视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诊断。在中医体系中,中内服配合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儿童障碍、儿童近视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患儿家庭,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特别计划于6月1日举办儿科线上免费义诊活动。家长们只需关注“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微信服务号即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