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机器装配过程中,当进行批量生产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照零件图的要求加工出来,无需任何选择或修配,任何一对零件装配起来都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这种零件间的性质称为互换性。具有互换性的零件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了方便,也为机器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零件的尺寸不可能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下是一些公差的相关术语: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三)公差与配合的重要性及应用
公差与配合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概念,它关系到零件的互换性、装配精度以及产品的性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公差与配合,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机器装配中,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和运用是确保机器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及标注
(一)基准制的选择
在选择基准制时,通常优先选用基孔制。因为基孔制的加工相对较为容易,可以减少定制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结构设计不允许或采用基孔制具有明显经济效果时,可以选择基轴制。
(二)配合的选择
根据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要求、使用功能以及同轴度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合类型。间隙配合常用于零件之间具有相对转动的场合;过盈配合则用于无键、销等紧固件,仅依靠结合面之间的过盈来实现传动的场合;过度配合则适用于其他一般情况。
(三)公差等级的选择
在选择公差等级时,应在保证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以减少制造成本。对于孔和轴的配合,当标准公差等级高于IT8时,应选择孔的标准公差等级比轴低一级。在标注公差等级时,应遵循标准规定的标注方法。
(四)公差与配合的注法及查表
公差与配合的注法有三种形式:标注孔、轴的配合代号;标注孔、轴的极限偏差;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偏差数值。在查表时,应根据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基本偏差代号和标准公差等级等信息,从相关表格中查得具体的上、下偏差数值。
三、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选用及标注方法。通过了解零件的互换性、公差的有关术语以及基准制、配合的选择和公差等级的确定等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差与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公差与配合对于保证机械产品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