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属于一种轻型发酵的珍稀茶叶,其中以白毫银针最为贵重。成茶芽头饱满、健壮如针,遍体密布着白毫,就像银雪一样,让人心生喜欢,而且滋味清甜爽口。
白毫银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1年,那时候它就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在欧洲地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许多欧洲人在泡饮红茶时,喜欢在杯中加入几根银针,以此来彰显其尊贵。
白毫银针的主产区包括福鼎和政和等地。福鼎地区早在嘉庆初年(1796年)就已开始用当地的种菜茶的茶芽来制作银针白毫。而从1885年开始,福鼎大白茶的壮芽则成为了制作白毫银针的主要原料。政和地区则在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主要选用的是政和大白茶树。
根据标准(GB/T 22291-2017),白毫银针分为特级和一级,二者的成品要求有所区别。因为各厂家的制作工艺不同,白毫银针的品质也有所差异。
那么如何分辨白毫银针的品质呢?我们可以从干茶、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干茶
优质的白毫银针,芽头壮硕且银毫显著,荒野银针更是如此。头轮采摘的银针锋苗锐利,二轮采摘的则相对瘦长。明前银针的芽头紧实,清明后的银针紧实度稍有欠缺。新茶色泽鲜活,若萎凋不足则颜色偏翠绿;若萎凋过度则色泽灰暗。
二、香气
萎凋适当的白毫银针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和适度的毫香。陈化得当的银针,毫香越发明显,有时还会出现轻微的杏仁香或可可香等香气。若萎凋不足则会出现青草气;若萎凋过度则香气不够清爽,甚至会有水闷味。
三、汤色
优质的白毫银针汤色清澈透亮,杯中白毫清晰可见,绝不会出现浑浊或不清亮的现象。随着陈放时间的延长,白毫银针的汤色会依次呈现淡、杏及深。
四、滋味
优质的白毫银针鲜爽甘醇,口感顺滑,有淡淡的毫香,有时还会出现花香。老银针则兼具毫香和蜜韵,有时还会出现轻微的可可香。若萎凋不足则滋味中会出现青草气,口感苦涩;若萎凋过度则会出现异杂味,口感粗淡。
五、叶底
白毫银针吸水后,叶底肥壮挺拔,外形匀齐,摸起来柔软有弹性。新茶色泽嫩绿微黄,老茶深黄微褐。如果出现发红或发黑的现象则属于制作过程中的缺陷。
参考资料:
1. 《茶经》2011修订版等相关茶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