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选自作者专著《经济逻辑基础:从微观至宏观的深度分析》。
在根本上,若我们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主要考虑因素来进行分析,此种分析方法忽略了商品供应侧的考察。它仅仅从商品需求侧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仅从商品能为消费者带来多少价值的角度来评估价格。相对地,如果我们以劳动要素为决定因素来分析,此方法又忽略了商品需求侧的考察,只从商品供应侧的角度出发,即仅从生产者为商品付出的成本角度来考虑价格。
前述两种分析逻辑均未认识到商品交易价格实为供需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我们遵循“供需影响价格”的分析思路,那么先前所提及的种种情况便都能得到合理解释。
那么,为何钻石的价格高于水呢?这需要从需求与供应两方面来考虑。从需求侧来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表示的是,增加消费某一单位产品或服务能带来多大的满足感。很显然,对于个人而言,对于同一种物质的消费量并非愈多愈好。
以听歌为例,同一首歌听至第十次时仍可能带来愉悦感,但若听到第一百次时可能已感觉不适。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的,随着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增加,每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给我们的愉悦感逐渐减少。这就是经济分析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水因资源丰富、消费量大,其边际效用相对较小,因此消费者对水的出价较低。相反,钻石因数量稀少,其给人们带来的边际效用较大,故消费者对钻石的出价较高。
我们还能发现,尽管水对人们带来的总效用可能大于钻石,但其边际效用却小于钻石。由此可见,“边际”思维在经济行为分析中的重要性。
从供应侧看,由于水资源丰富,生产用水的成本较低,因此供应方对水的定价也较低。而钻石的稀有性及其高生产成本决定了其价格较高。当供需相匹配时,我们便能理解为何水的价格低廉而钻石的价格高昂。
同样地,艺人成名后演唱会票价上涨也是供需关系作用的结果。从供应角度看,艺人提供的表演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固定的。但因预期到成名后的演唱会将受到更多人欢迎,当票价上涨时,愿意并能够支付高价的人也相应增多。从需求侧看,艺人成名后,其知名度扩大,更多人愿意观看其演出。供需相匹配时便呈现出票价上涨的现象。
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包括消费者偏好及需求者数量;影响市场供应的因素则包括供应成本及供应者的预期。唯有“供需决定价格”的分析逻辑方能经得起推敲。这一经济原理为我们揭示了价格背后的真正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