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边际成本求平均成本 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公式

2025-02-0212:16:14创业资讯0

根据对成本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成本是如何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发生变化的。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两个重要的概念: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之前关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阐述中,我们得知总成本是由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相加而成。平均成本指的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也常被称为单位成本。而边际成本则是指每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在掌握了这些概念之后,我们便能明白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之间的关联。当总生产量增大时,固定成本的分摊份额也会相应增大,使得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固定成本得以摊薄,进而降低。随着产量的增加,每个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会逐渐降低,直至接近边际成本。

以汽车生产为例,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极高,但当生产量达到101辆时,其成本就相对较低,而当生产量达到上万时,成本会更低(这是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这是因为,当仅生产一辆汽车时,企业需承担巨大的研发、开模、测试等固定成本,这些成本全部到这一辆车上,自然导致成本高昂。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这些巨额的固定成本得以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因此多生产一辆车的成本自然会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会因不同的产业项目而异。对于那些固定成本占比较大的产业(如钢铁制造、生物制、软件开发等),其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的下降速度会很快。相反,对于可变成本占比较大的产业(如小吃店、车辆维修服务等),其边际成本的下降速度则相对较慢。

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规模经济的背景下,由于经验曲线的作用,边际成本通常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新增产量超出已投入的固定成本范围时,边际成本可能会因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如航空公司满员后新增一位乘客需要额外运力的情况)。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